西晉太醫王叔和曾編輯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傷寒論》等書,並集中了秦漢以來醫家切脈的經驗,於公元266年至公元282年間寫成一部《脈經》,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係統論述脈學的專著。
脈學是中醫診斷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內經》中記載的診脈方法,主要是“三部九侯”遍身診法和“人迎寸口”法。《難經》論脈診較《內經》有所發展,推崇診脈“獨取寸口”,並把寸口脈劃分為寸脈和尺脈二部,以分別診察陽分、淺表病症和陰分、內裏病症。由於獨取寸口的診脈方法簡便易行,因而逐漸代替了《內經》的脈法而為臨床醫家所采用。《難經》之後,有不少醫家對脈學深有研究,並撰有一些專門著述,可惜均已失傳。西晉時期的名醫王叔和,摘錄《內經》《難經》《脈法》及扁鵲、華佗、張仲景等人關於脈學的著述,結合自己的臨證診脈經驗,編撰了《脈經》一書。
王叔和,名熙,高平人,約生活於公元三世紀前半期,曾任三國魏太醫令。他除撰《脈經》一書外,還對當時已經散亂的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進行了搜集和整理,使之完整地保存流傳下來,為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所撰《脈經》共十卷,九十八篇。
《脈經》首次把脈象歸納為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等二十四種,對每種脈象的形象、指下感覺等作了具體的描述,並指出了一些相似脈象的區別,分八組進行了排列比較,初步肯定了左手寸部脈主心與小腸、關部脈主肝與膽,右手寸部脈主脈與大腸、關部脈主脾與胃,兩手尺部主腎與**等寸關尺三部的定位診斷。更可貴的是《脈經》並非單純根據脈象機械地診斷疾病,而是將脈象同其他臨床表現及具體病種結合起來,靈活地用於疾病的診斷,指導疾病的治療,因而同一種脈象,在不同的具體情況下則具有不同的診斷意義,醫生必須脈症合參才能認識疾病的本質。這對正確評估脈診在中醫診斷學中的地位而防止對脈診的神秘化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