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畫說中國·三國兩晉南北朝(看得見的中國曆史)

兩 晉

字體:16+-

魏鹹熙二年(265年)十二月,晉王司馬炎(即晉武帝司馬炎)奪取政權,建立晉朝,先都洛陽,後遷長安。曆四帝,建興四年(316年)為匈奴劉氏所滅,史稱西晉。建武元年(317年)琅邪王司馬睿(即晉元帝司馬睿)在江南即晉王位,都於建康,曆十一帝,元熙二年(420年),為劉裕所滅,史稱東晉。

西晉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平吳,統一南北,全國計有司、冀、兗、豫、荊、徐、青、揚、幽、平、並、雍、涼、秦、梁、益、寧、交、廣十九個州,一百七十三個郡、國,二百四十餘萬戶。

晉武帝立白癡的惠帝為太子,又為他娶了凶狠狡詐的賈南風(賈充之女)為妃。平吳以後,武帝不再兢兢業業,卻奢侈放縱起來。他死後,元康元年(291年),賈後聯合楚王瑋先後殺死輔政的楊駿(惠帝繼母之父)和汝南王亮,接著又消滅楚王瑋。賈後專擅朝政,任用裴頏、張華,維持了短暫平穩的政局。但延綿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亂也從此開始。趙王倫殺賈後,廢惠帝自立。齊王同、成都王穎、河間王頤聯合起兵,殺趙王倫。諸王為爭奪中央權力,內訌不已。以後加入混戰的,還有長沙王乂、東海王越。光熙元年(306年)惠帝被東海王越毒死。永嘉五年(311年),劉曜攻陷洛陽,懷帝被俘至平陽(今山西臨汾西)。五年後,即位於長安的湣帝投降於漢。

西晉的政治、經濟、軍事措施,多沿襲曹魏舊章,又加以改革,其目的在於鞏固中央集權的統治。而東晉南朝門閥士族的興盛,人身依附關係的加強,方鎮勢力的強大,這些影響以至削弱中央集權統治的因素,這時也開始出現。

中央最高官職有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尚書省長官有令、仆射,執行皇帝詔命,統領百官,處理政務。令以外有時設總錄一人,或錄尚書六條事若幹人。前者地位高於尚書令,後者地位與尚書令大致相當。尚書左丞掌監察省內及群官。太康年間(280—289年)尚書省所屬有吏、左民、度支、五兵、田曹、殿中六曹,曹郎三十四人。掌任命官員的吏曹,在諸曹中最為重要。中書省的監、令掌起草詔令。侍中(一般四人)侍從皇帝左右,以備顧問,兼司諫諍和評議。尚書所奏文案若有不妥,侍中即加封駁。西晉時,尚書令一般地位在中書監令及侍中之上,隻有賈後執政期間詔令多出中書,不經尚書省。還有禦史中丞和司隸校尉,掌糾彈不法,廷尉掌斷刑獄。西晉用人途徑,除開府的三公自己辟召掾屬和刺史舉秀才,太守察孝廉外,仍襲用九品中正製以選拔官吏。中正一般隻注意被評定者家世的封爵與官位,很少注意真正才能,不能起選拔人才的作用。但州中正的作用加強,吏部選用任命之前,又須經司徒府核實九品的評定,這些都是朝廷為了集中用人權力,以加強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