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畫說中國·遼金西夏(看得見的中國曆史)

金國農業

字體:16+-

女真族在金朝建國前後,實行奴隸製的土地分配製度,役使奴隸耕作。被占領的遼、宋故地,仍然實行原有的封建製經濟關係。女真人大批南下後,雖然仍保留供家內服役的奴隸製的殘餘,但社會經濟製度逐漸地封建化。海陵王遷都中都後,將大批女真貴族和平民從上京一帶南遷。南遷的女真人需要大量的田地,貞元四年(1156年),海陵王派遣刑部尚書紇石烈婁室等十一人分別在大興府、山東路和大名府各地拘收原侵占官地和荒閑的土地,官員占據的逃戶地,以及大興府、平州路僧尼道士占據的田地,分給南遷的女真猛安、謀克戶耕作。貞元六年(1158年),又將中都屯軍兩猛安遷到南京(汴京),分地安置。這樣,就造成了女真人散處在漢人村落之間的狀況,女真人被漢人封建文化所同化,民族融合,國家統一。

所以,金朝建立後,因為統治者采取了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被戰爭破壞的農業有了較大的恢複和發展。到金世宗、章宗時已出現全麵恢複和發展的景象。金朝全境人口,金世宗初年,有300多萬戶,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增至678萬多戶,4470多萬口,泰和七年(1207年)為768萬餘戶,4581萬多口。已超過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的戶口數(4341萬多口)。金的全部墾田數無從得知,但據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統計,猛安謀克的墾田數為169萬多頃,也已超過了北宋神宗時北方的墾田數。耕地麵積的增加,在中都、河北、河東、山東等地區尤其顯著,趙秉文的《滏水文集》說,這些地方“久被撫寧,人稠地窄,寸土悉墾”。糧食產量也迅速增加,陸田畝產一石左右,南陽上等水田畝產高達五石,已接近北宋時的水平。政府的糧食貯備也很多,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各地常平倉的積粟達3786萬餘石,可供官兵五年之食;米810萬石,可備四年之用。可見,其農業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