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西夏作為遼的藩屬,曾以兵助遼。爾後,在金朝政治懷柔與軍事壓力下,被迫向金稱臣,與金朝建立了宗藩關係。從此,它又得以依靠金朝的力量,與南宋、金構成我國曆史上又一次三足鼎立局麵。
金夏宗藩關係的確立
1.西夏臣服
金天輔六年(夏元德四年,遼保大二年,1122年),遼天祚逃往夾山,金兵追襲,破西京,夏遣其將李良輔率兵3萬救遼,至天德為金軍所敗。次年,金太祖阿骨打自將兵追襲天祚,命宗望與西夏聯係,並指示:西夏“若能如事遼之日以效職貢,當聽其來,毋致疑貳。若遼主至彼,可令執送”。當諜知夏人欲迎天祚時,宗望又傳檄夏國:“果欲附我,當如前諭,執送遼主。若猶疑貳,恐有後悔。”一麵示以和好,一麵臨之以威。
天會二年(夏元德六年,1124年),宗翰為西南、西北兩路都統,與夏達成和議。夏崇宗被迫向金奉表稱臣,金則割下寨以北、陰山以南、乙室耶剌部吐祿泊以西之地給夏。西夏保證不再援救遼帝;如金欲征兵,亦當依應;若遼帝至其境,即當執送;此後,有別國使者路經夏境使金,夏亦不阻撓。“歲時朝賀、貢進表章、使人往複等事,一切永依臣事遼國舊例。”從此,西夏由遼的附庸變成了金的附庸。
2.西夏與金邊界的劃定
遼朝滅亡後,金、宋在履行夾攻之約的問題上發生爭執,關係惡化,金朝將北宋作為下一個攻擊目標,西夏又充當了金朝進攻北宋的同盟。
為爭取西夏合作,金決定將天德、雲內、金肅(今內蒙古準噶爾旗西北)、河清(今內蒙古東勝北)四軍及武州、河東八館之地割與西夏。這一地區地理位置重要,北可通耶律大石,東可爭宋河東州縣,八館之地富庶產稻,夏人尤為珍惜。
天會二年(1124年),王阿海持太宗誓詔至夏,在受書禮儀上與夏發生爭執。金軍入夏境,多有騷擾,夏又致書都統府申奏。希尹懷疑西夏有意敗盟,遂以狩獵為名,率軍數萬突襲夏軍,奪回已許之地。剛剛建立的金夏宗藩關係是十分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