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王朝的建立
1260年三月,元世祖忽必烈在開平召集忽裏台,即大汗位,建元中統,任用漢地士人,建立起中書省、十路宣撫司以及負責中原漢地政務的燕京行中書省等行政機構,鞏固了在中原地區的統治地位。阿裏不哥也在漠北召開忽裏台,稱汗,據有漠北地區。駐軍六盤山的蒙古軍主帥渾都海、奉蒙哥命主管陝西政務的劉太平,以及四川蒙古軍的一些將領,擁護阿裏不哥為汗,企圖以秦蜀之地響應。忽必烈遣廉希憲為京兆等路宣撫使,急馳赴任,殺劉太平、霍魯海和四川軍中附阿裏不哥的將領。不久,諸王合丹、汪良臣等合軍,擊敗渾都海和逾漠南下應援的阿藍答兒,於是完全控製了關隴川蜀地區。同時,忽必烈親自率師北征,前鋒移相哥敗阿裏不哥軍,迫使他退守吉利吉思。次年秋,阿裏不哥又移師東還,襲敗移相哥,大舉南進,與忽必烈激戰於昔木土腦兒,雙方死傷相當,各自退兵。因忽必烈切斷了漢地對漠北的物資供應,阿裏不哥陷於窘境,便派阿魯忽(察合台孫)前往主持察合台兀魯思。但阿魯忽取得汗位後,拒絕向阿裏不哥提供物資,並扣留其使者,於是阿裏不哥舉兵西擊阿魯忽,殘破亦列河(伊犁河)流域。至元元年(1264年),阿裏不哥眾叛親離,勢窮力竭,向忽必烈投降。至此,忽必烈終於控製了嶺北局勢,並將勢力伸入畏兀兒地區。
忽必烈在與阿裏不哥爭位戰爭之初,即已承認旭烈兀對阿母河以西土地的統治權,原來由大汗直接領有的波斯諸地遂變為大汗的宗藩伊利汗國。伊利汗國與立國於欽察草原的術赤後王之間又為領土爭端爆發了長期戰爭。大蒙古國分裂了。
中原漢地成為忽必烈政權的重心,他順應時勢,全麵推行“漢法”,改革蒙古統治者對漢地的統治方式。1262年,山東行省大都督李祇趁北邊有戰事,結宋為外援,占據濟南,並企圖策動華北各地諸侯響應。忽必烈調集重兵圍攻濟南,七月城破,李祇被殺。忽必烈因勢利導,罷世侯,置牧守,分民、兵之治,廢州郡官世襲,行遷轉法。由於中原各地數十年專製一方的大小諸侯的勢力受到限製和削弱,中央集權獲得加強。中統、至元之初,元廷博采漢族士大夫建議,遵循中原傳統製度,同時也采取了充分保障蒙古統治者特殊權益的各種措施,大體奠定了元朝一代政製的規模。中統四年(1263年),以開平為上都。至元元年(1264年),升燕京為中都。四年(1267年),始於中都舊城東北建造新城。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詔告天下,正式建國號大元。九年(1272年),升中都為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