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畫說中國·大清王朝(看得見的中國曆史)

晚清風雲

字體:16+-

禁煙運動

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世界

17世紀40年代,在東方,是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建立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的一個王朝——清朝;在西方,是英國國王與國會鬥爭加劇,不久爆發內戰,從而開辟了資產階級世界革命的新時代。

清朝開國之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曾經有過一番興旺的氣象。康熙皇帝(1662—1722年在位)勵精圖治,對內重視安定統一,發展社會經濟,對外維護國家主權,抵抗侵略,有效地遏製了來自海上和沙皇俄國的殖民擴張。到乾隆皇帝(1736—1795年在位)初期和中期,國勢達於鼎盛。這100年,史稱“康乾盛世”。到18世紀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武裝入侵和外交訛詐,並沒有能打開中國市場的大門;沙俄侵占中國領土的野心,也未能得逞。

19世紀之後,封建主義的中國和歐美資本主義各國的差距越來越大了。隨著生產力發展的一快一慢,國力對比的一升一降,中外關係的格局,產生了巨大而急遽的變化。

乾隆末年,清王朝已明顯地由盛轉衰。自嘉慶朝(1796—1820年)至鴉片戰爭前夜,整個封建製度已危機四伏。

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為基本特征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一直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社會經濟基礎。從明朝中葉開始,中國封建社會母體內商品經濟的發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到鴉片戰爭前夜,在絲織、棉紡織、陶瓷、煮鹽、采銅冶銅、采鐵冶鐵、製茶、製糖、造紙、木材加工等行業中,更出現了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但是,清政府一直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把先進的工業技藝視為“奇技**巧”。根深蒂固的封建勢力,阻礙了資本主義因素的發展。

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地主階級、貴族和皇帝擁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農民則很少或者完全沒有土地。這種時張時弛的土地兼並、集中現象,到了19世紀初更是驚人。據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統計:直接間接掌握在皇帝手中的土地,竟達83萬頃(每頃100畝)。其他大地主大官僚也占有大量土地,北方的官僚豪富,有的擁地數百萬畝,或“膏腴萬頃”;江南一帶,豪強兼並,土地集中在百分之一二十的人口手裏,以致“田主不知耕,耕者多無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