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爭雄
楚漢爭雄是指繼秦末農民大起義之後,項羽和劉邦之間為爭奪封建統治權力而進行的戰爭。自漢元年(公元前206)初至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曆時四年餘。
項羽進入鹹陽後大肆燒殺搶掠,加上封章邯等秦降將為王,使他失去了關中秦民的支持;不都關中而都彭城,也使他失去了戰略上的有利地勢;特別是關東屢經戰亂,經濟殘破,使他日後不可能建立一個鞏固的後方;至於分封諸侯王,更是項羽在政治上所犯的一個嚴重錯誤;他貶義帝於江南,遷劉邦於巴蜀,徙故王於惡地,王親信諸將於善地,挑動和加劇了各路諸侯之間的權力紛爭,並且迅速激化了他與劉邦之間的矛盾。
劉邦被徙封漢王後,本想立即發兵攻楚,但蕭何等人從楚漢雙方的實力出發,主張以漢中為基地,養民招賢,安定巴蜀,然後收複三秦。劉邦采納了這一建議,於漢元年夏四月經棧道往南鄭,又聽從張良的計策,燒絕所過棧道,表示沒有東向爭奪天下之意,以此迷惑項羽。但是,三個月後,劉邦乘田榮起兵反楚的有利時機,決策東向,終於爆發了楚漢戰爭。
項羽分封諸侯後即罷兵回歸彭城。不久,田榮起兵反楚,於漢元年五月迎擊田都,殺田市,自立為齊王,並且以彭越為將軍。彭越於七月擊殺濟北王田安。田榮並王三齊之地,命彭越擊楚,並以兵援助陳餘襲擊常山王張耳,迎故趙王於代複為趙王。齊、趙和彭越的起兵,對西楚構成直接威脅。為了製止事態的擴大,項羽先派蕭公角將兵迎擊彭越,結果大敗,不得不調遣主力擊齊,以穩定局勢。當時僻處巴蜀的劉邦乘項羽無暇西顧之際,聽從韓信等人的計議,於八月出故道,擊降章邯、司馬欣和董翳,迅速還定三秦,繼續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