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1449年),山西蔚州(今河北蔚縣)人,一說北直隸宣府(今河北宜化)人。永樂時入宮為宦官。宣宗時曾在內書堂讀書,並在英宗為太子時侍奉東宮。王振與明英宗的關係非比尋常,他是伺候英宗的貼身太監,由於當時英宗年齡太小,難免貪玩,王振便常常投其所好陪他一起玩耍,因而他又是英宗最親近的朋友。由於王振曾經讀過一些書(這在當時的太監中是不多見的),因此在玩樂之餘還教英宗念書,可以稱得上是英宗的啟蒙老師,英宗很尊敬他,總稱他為王先生。
宣宗在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病死,年僅9歲的英宗即位,英宗自然不能親自處理國家大事,英宗祖母、太皇太後張氏垂簾聽政。張太後雖然秉政,並不處理國家政務,而是把國家一切政務交給內閣大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處理。英宗即位後,很自然地要重用自己喜愛的王振,讓王振出任宦官中權力最大的司禮太監。
王振是明代宦官專權的始作俑者。與其他太監不同的是,王振在內書堂念過書,是個“文人型”宦官,這是他獨具的優勢,所以在專權過程中,在如何控製皇帝、如何解除太後對他的防範、如何超越內閣對他的鉗製等方麵,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手腕和伎倆。
太皇太後張氏賢明有德,她看到王振逐漸有抓權攬政的跡象,害怕前朝宦官專政的曆史重演而斷送大明江山,一再提醒英宗嚴防宦官專政,並差點殺了王振,隻因英宗苦苦求情,才饒了王振性命。
正統五年(1440年),輔政閣臣楊榮病故。兩年後,太皇太後也病故。閣臣楊士奇因兒子楊程殺人,心憂染病,不再上朝,碩果僅存的楊溥也因年事已高,不再過問政事。新選入閣的大臣馬愉、陳循等人,因為資曆輕淺,難以左右朝中局勢。王振擅權的障礙都已不複存在。此時,16歲的英宗辦事缺少主見,隻有事事依從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