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畫說中國·大漢王朝(看得見的中國曆史)

黨錮之禍

字體:16+-

外戚、宦官幹政

東漢時期,外戚、宦官專權成為漢王朝政治一大惡毒。外戚、宦官交替亂政始於章帝。

漢章帝以前,皇帝還能掌握自己的權力,外戚、宦官不能幹預政治。章帝以後,皇帝多幼年繼位,“主少國疑”,而由皇太後臨朝稱製。太後執政,往往依靠娘家人,於是外戚便粉墨登場,挾持幼帝,執掌朝政,形成外戚專權的局麵。皇帝長大後,不甘心當傀儡,於是就與外戚發生種種矛盾。皇帝要奪回皇權,往往依靠自己身邊的宦官。有的宦官幫助皇帝奪取權力後,又把權力掌握在手中不肯放,從而又形成宦官擅權的局麵。皇帝死後,另一外戚集團又擁立幼帝,皇帝長大時又依靠宦官奪權。如此往複循環,導致了東漢外戚宦官交替專政的混亂局麵。當時的社會危機遂日漸加深。

公元88年,漢章帝死,年僅十歲的和帝繼位。養母竇太後臨朝稱製,母舅竇憲總攬朝政。“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竇氏外戚集團得勢,其子弟親戚驕縱不法,胡作非為。特別是在竇憲擊破北匈奴後,竇氏更是勢焰熏天,劉家朝廷實際成了竇氏天下。公元92年,漢和帝在宦官鄭眾等的幫助下,消滅了竇氏勢力。鄭眾因功封侯,參與政事,從此宦官勢力開始增長起來。

公元105年,和帝死,鄧皇後廢和帝長子,立出生僅百日的嬰兒為帝,即殤帝,臨朝稱製,把持政權。不久殤帝死,鄧太後又立十三歲的安帝,由其兄鄧騭輔政。鄧太後吸取竇氏失敗的教訓,抑製其子弟的權力,更多地依靠宦官控製政權。安帝親政後與宦官李閏、江京等合謀,消滅了鄧氏勢力。由國舅閻顯和帝舅耿寶並為校卿,典掌禁兵,宦官李閏等掌機要,形成外戚、宦官共同把持朝政的局麵。外戚、宦官狼狽為奸,政治敗壞,百姓深受其害。公元125年,安帝死後,閻顯恃其妹為皇太後,獨攬朝政,排斥宦官。不久,宦官孫程等得勢,設法消滅了閻氏勢力,迎立被廢的皇太子劉保為順帝。順帝即位年僅十一歲,其生母李氏,前已被閻氏所害。所以順帝即位之初,沒有外戚控製朝權,而宦官因擁立有功而被封侯,勢力大長。順帝長大後對居功自傲的宦官給予嚴厲打擊,宦官在順帝朝未釀成大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