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帶,亦稱太叔帶,周惠王少子,周襄王之弟。周惠王在世時,寵愛子帶,曾有廢太子鄭而立子帶之意。公元前652年,周惠王去世,太子鄭繼位,是為周襄王。襄王害怕其弟子帶趁機奪取王位,秘不發喪而向齊國求助。次年,齊桓公同魯國、宋國、衛國、許國、曹國的國君以及陳世子與襄王之大夫會盟於曹國洮(今山東鄄城西南),相約幫助襄王。
然而,子帶覬覦王位,於周襄王三年(公元前649年),召引楊、拒、泉、皋、伊雒等方國(位於王城四周及伊、洛兩水一帶),進攻京師,焚東門,圖謀取襄王之位而代之。周襄王在秦國和晉國的幫助下,討伐子帶。次年秋天,子帶逃奔到齊國。
周襄王十五年(公元前637年),周大夫富辰鑒於當時周王室實力削弱,各諸侯爭做霸主,建議襄王召回子帶。他說:“《詩》曰‘協比其鄰,婚姻孔雲’,你們兄弟之間不團結,焉能怨諸侯之間不和睦呢?”襄王采納了富辰的意見,召子帶自齊國返回京師。
兩年後,滑國背叛鄭國與衛國親近。鄭文公遂派大軍征討滑國。周襄王遣使赴鄭,為滑請命。不料,鄭以襄王袒護衛、滑為理由,扣押了使臣。襄王大怒,遂派狄國軍隊討伐鄭國,占領櫟(鄭邑,今河南禹縣)。戰後,襄王納狄國國君之女隗氏為王後。
是年秋,子帶與隗後私通。襄王發覺後,廢黜了隗後。子帶逃到狄國,勾結狄國軍隊攻入洛陽,並捕獲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襄王逃奔至鄭國汜城(今河南襄城縣南)。子帶自立為天子,將朝政交周公、召公處理,自己帶著隗後住到溫邑(今河南溫縣西南)。
周襄王遣使向晉、秦、魯等諸侯求救。秦聞訊後,乃列陣於黃河岸邊,準備接納周襄王。晉國狐偃對晉文公說:求霸莫如尊周,我們如搶在秦國之前接納襄王,就有稱霸的資格了。此言正合晉文公之意。文公迅速辭退秦軍,出晉軍兩路,右軍圍王子帶於溫邑,左軍赴汜城迎納襄王。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4年),晉軍護送襄王回到洛陽,並在隰城(今河南武陟西南)誅殺了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