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雄的戰國時代,雖說是齊、楚、燕、趙、韓、魏、秦七雄並立,可是具有左右全局的力量,先後起而爭雄的主要是魏、齊、秦三國。其中,最先變法的是魏國,首先強大起來的也是魏國。
魏自公元前5世紀中葉開始,在一百年左右的時間裏逐漸強大,稱雄中原。它曾西卻強秦,兼並了黃河以西的大片土地,使秦東進屢屢受挫;東攻齊國,奪城掠野,使其不敢西顧;北與趙國開釁,一舉陷落趙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市西南);南敗楚國,奪得了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當其時,小國朝魏的傘蓋沿途相望,大國聽命,“令行於天下”。
魏侯罃憑借國勢強大,建造了高大華美的王宮,穿上了朱紅色的王服,坐著君王才坐的車子,打著七星的旗子,擺出了儼然天子的場麵,自稱魏王,即魏惠王(公元前400—前319年)。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西北),故又稱梁惠王。
正當魏惠王得意地稱孤道寡的時候,鄰近國家因其強大而不安起來,相與謀劃弱魏的策略。
魏稱王兩年後,齊、魏爭雄的一場大戰發生了。公元前341年,魏攻韓。第二年,韓求救於齊,齊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往救。魏王也派出太子申和大將龐涓,率10萬大軍迎戰。孫臏深知魏兵強悍而又輕敵,於是就因勢利導,佯作退兵,誘其深入。齊退兵第一天紮營時,造了10萬個鍋灶,第二天減少到5萬個,第三天又減少到3萬個。龐涓每追一天就察看齊軍鍋灶。追了三天,以為齊兵已逃亡過半,大為高興,於是丟下步兵輜重,隻帶輕銳兼程追趕。孫臏計算魏軍行程,夜晚當到馬陵(今河北大名東南)。馬陵路陝,兩旁多阻隘,齊軍就夾道伏兵,並剝下一塊大樹皮,在樹上寫道:“龐涓死於此樹下”。又命令射手們但見樹下火舉,就萬箭齊發。龐涓果然夜晚趕到那棵樹下,舉火觀看,未及讀完,箭如雨下。魏軍大亂,自相踐踏。龐涓自知大勢已去,就自殺了。太子申也做了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