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46年7月的一天,宋國西城外旌旗林立,戰車壁壘,晉、楚、齊、魯、陳、衛、邾、滕、曹、許、宋、鄭、蔡、秦等十四個諸侯國代表在此舉行弭兵大會並締結盟約儀式。盟壇左側是晉及其屬國的隊伍,右側是楚及其屬國的隊伍。宋國左師官向戌是大會的倡導者與主持人,晉國執政的正卿、晉平公的全權代表趙武和楚國執政的令尹、楚康王的全權代表屈建兩人是大會的主宰。
盟會儀式開始了,晉楚爭先登壇歃血主盟。
“晉從來就是盟主,理應我們先登壇!”趙武認真地說。
“不是你自己說晉楚地位相等嗎?”屈建反唇相譏:“如一直晉人在先,還有什麽相等可言?!況且八十多年來,晉楚交替為諸侯盟主,怎麽說從來是你們為盟主?”
趙武正要反駁,叔向扯了扯趙武,悄聲說:“諸侯歸晉在德不在先。弭兵使天下大利,難道要為爭先而失信於諸侯嗎?況且從前就有小國主盟的,楚弱於晉,讓他們去嘛。”
這樣,趙武就讓楚國先歃血,十四國正式訂立了弭兵盟約。盟約規定:與盟各國彼此不得訴諸武力,違者盟國共討之。晉的屬國魯、衛、宋、鄭等,楚的屬國蔡、陳、許等須同時向晉楚兩國貢獻財禮,齊、秦兩國是大國,不在其列,邾、滕分別是齊、宋的屬國,也不在列。
弭兵大會宣告了晉楚兩強平分霸權,晉楚爭霸戰爭從此基本結束。
晉楚爭霸長達八十餘年,被卷進爭戰的國家多達數十個,大大小小的戰爭數以百計,其中幾多恩怨,為什麽經一個中等國左師官的倡導竟一旦達成和議呢?大會前晉強於楚,為什麽晉國不但同意平分霸權,甚至還對楚國避讓三分呢?
弭兵的原因有四。
其一是弭兵為當時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
向戌倡導弭兵,首先征求當時實力最強的晉國的意見,趙武與諸大夫商議時,地位僅次於趙武的韓宣子說:“戰爭,是人民的殘害者,國家財政的蛀蟲,小國的大災難。雖然完全停止戰爭是不可能的,但也必須同意向戌的倡議,否則小國必然倒向楚國,我們將喪失霸主的地位。”韓宣子的分析可說是入木三分,當時中小國家早已吃盡戰爭的苦頭,出現“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夫人愁痛,不知所庇”的狀況。尤其是地處晉楚之間,被兩者視為必爭之地的鄭國,服楚則晉討之,服晉則楚討之,戰禍不息,有時鄭君還要光著膀子,牽著羊去迎接討伐者,屈辱至極,所以弭兵對於諸如鄭國這樣的中小國家,是求之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