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生之中創作過三首《望嶽》,所描寫的山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和南嶽衡山,創作時期分別為青年、中年和暮年。從這三首詩中,可以讀出杜甫不同時期的心態。
描寫華山的《望嶽》作於唐乾元元年(758年),杜甫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之時,詩中充滿了杜甫的失意彷徨和鬱悶。描寫衡山的《望嶽》作於唐大曆四年(769年),杜甫晚年遊玩衡山之時,詩中凝結著杜甫的哀歎和憂鬱。描寫泰山的這首《望嶽》則創作於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當時,杜甫前往洛陽參加進士考試,沒能考中,心中頗感失望。之後,他便向北而行,去了齊、趙兩國遊覽,並於此期間見到了巍峨高聳的泰山。
泰山之高曾令許多人望而卻步,僅僅站在山腳下抬頭看一看,便沒有了上去的勇氣。但是當時的杜甫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年輕氣盛,充滿鬥誌,不畏困難,他在第一次見到泰山時,就被泰山的雄壯所打動,興奮不已,產生了想要一登頂峰的念頭,並說出了“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兩句充滿壯誌雄心的話。“會當”,即“一定要”。由此能看出杜甫那種不登頂峰不罷休的雄心壯誌。
青年時期的杜甫不但敢於挑戰高峰,也立誌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在這首《望嶽》中,我們可以讀出他勇於麵對困難、敢於積極解決問題的人生態度,以及他渴望有所成就,登高望遠、俯視一切的壯誌雄心。
該詩題為《望嶽》,詩中卻並沒有直接用到“望”字,也沒有用到其他表示觀看、欣賞的詞語,而是通過對在不同位置望嶽時心中的感受和念頭進行描寫,以此來表現“望”的過程,以及所感所思。全詩遒勁峻潔、氣魄雄放,充滿**和鬥誌,讓我們讀出了一個充滿雄心壯誌的杜甫的形象。
將此詩與其他兩首《望嶽》相比,我們會發現雖然杜甫的心態和情緒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了不少變化,但他的愛國之情一直伴隨著他,人到暮年時也仍有報國之思,隻不過因為經曆了太多波折,看透了現實,少了青年時的鬥誌和魄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