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年間,國家以農業為治國之本,百姓以務農為生。
唐朝前期采用的賦稅製度基本上沿自於隋朝。624年,唐朝開始采用“均田製”,即由朝廷把田地授給農民,農民每年向朝廷上繳租賦。同時,唐朝還采用了“租庸調製”,其中的“租”指的是在朝廷田地上耕種的所有男丁,每年都要向朝廷上繳定量的粟或稻;“庸”指的是每個人每年都應為朝廷服一定量的勞役;“調”指的是每位男丁都必須隨當地特產繳納絹麻之物。
到了唐德宗年間,宰相楊炎考慮到“租庸調”對於農民來說負擔太重,於是改為“兩稅製”,即夏季征收一次,秋季再征收一次。而且,為了防止官員濫征濫收,幹擾百姓生活,朝廷還明確規定,官員除“兩稅”外不可向農民私收任何東西。然而時間一久,地方官員便不再嚴格遵守這些規定,不分春秋冬夏,也不管絹麻之物是否已經製成,巧立各種名目對百姓濫加征收,隻為能有更多物資上繳給朝廷,製造百姓安居樂業的假象,來換取自己升官發財。
由於官員們大量征收稅賦,百姓們隻能勉強維持生活,雖苦不堪言,卻礙於官員們的強勢,不得不從。《秦中吟·重賦》就是一首反映社會賦稅過重、民不聊生的詩。該詩是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中的第二首。“秦中”指的是唐朝都城長安一帶地方,白居易曾於貞元、元和年間身在長安,並在此地見到了許多令其感到悲哀的人和事,於是將這些事寫成了詩,命為《秦中吟》。
秦中吟·重賦 厚地植桑麻,所要濟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賦,上以奉君親。
人們在土地上種植桑麻,為的是保證基本的生活。百姓們不分晝夜地將絲麻紡織成布帛,為的也不過是維持日常的生活。滿足了日常需要之後,才能在朝廷征賦時,將多餘的布帛上交給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