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杜甫擅長用事實說話,以此來揭露帝王和官員們對百姓的殘暴統治,並表達對百姓的同情。在他的作品中,最著名的當屬“三吏三別”,前文的《新安吏》和接下來要提到的《石壕吏》都是這一係統中的作品。
《石壕吏》的創作時間同樣是在“安史之亂”之後,具體時間為唐乾元二年(759年)。那一年,杜甫因遭朝廷貶職,奉命從洛陽趕往華州。在赴職途中,他經過了新安、石壕、潼關三地,並在這三個地方親眼見到朝廷是如何蠻橫暴虐,在民間強行征兵的。他內心的情感受到了強烈的衝擊,於是寫下“三吏三別”。
《石壕吏》講述的是一天夜裏,杜甫在石壕村借宿,遇到唐軍為補兵力,不體恤百姓疾苦,大肆征兵的情景。在詩的開篇,杜甫用了一個“捉”字,充分地表明了官吏的強硬殘暴。而後,他通過對老翁和老婦的動作描寫,表現出征兵一事已令村民們感到了極度的惶恐,隻能小心度日。詩中大部分是以老婦自述的方式來講述其家境:三個兒子都已參軍,如今家中隻剩下老弱婦孺貧苦度日,甚至連件穿得出門的衣服都沒有。
全詩語言精煉、樸實,沒有一絲誇大或者渲染,卻能將詩人的情感表現得十分到位。同時,他這種將抒情和議論寓於敘事之中的寫作方式能夠給人以真實的畫麵感,令人讀過之後都會覺得哀苦不已,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典範之作。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日暮時分,我在石壕村的一戶村民家中投宿。夜裏突聽得外麵有官吏大聲喧嘩,強行捉人去當兵。這家的老翁聽到聲音後,馬上翻牆逃走了。老婦人打開門與官吏回話,那些官吏全然不顧老婦哭得有多麽悲傷,隻是模樣凶狠地衝她喊叫,命她交出可以當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