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喜歡四處周遊,一生之中幾乎遊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每到一處,他都會盡情欣賞山川的壯麗,景色的優美,同時也會關心普通百姓的生活,誠心與他們接觸,了解他們生活中的困難。所以在他遊覽期間所創作的詩歌中,不但有歌頌祖國河山的詩篇,也有不少反映民間疾苦的詩篇。
《丁都護歌》一詩中所描寫的是一群拖船纖夫的形象,據記載,當時李白正在丹陽橫山遊覽,途經雲陽時,看到當地正在開鑿新河,纖夫們由水路拉著纖繩,運輸石頭的情形,便用當地的古曲題目寫下了這首詩。
“丁都護歌”也叫“阿督護”,是樂府的一種舊題,是南朝宋時的一種吳聲歌曲。據《宋書·樂誌》中記載,宋高祖劉裕的長女婿徐逵之被人殺死後,宋高祖派了府內的督護丁旿將其收斂並掩埋。丁旿辦完事後,宋高祖的長女將他叫入閣內,向他詢問斂送的經過。宋高祖的長女每問到一處,都會低聲地歎息著叫一聲“丁督護”,聲音之中透著哀傷、淒涼和悲惋,令人聽之不由心悲,聞之便想落淚。後來,宋高祖的長女呼喚丁督護的這種聲調被人推演作了一首曲子,就是《丁都護歌》。李白所作的《丁都護歌》雖與舊題並無關聯,卻是借用了這一題目的哀怨聲調來突出拖船纖夫的痛苦,並表現他對勞苦人民的同情。
丁都護歌 雲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 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自雲陽乘舟北上時,會看到兩岸居住著許多的商賈。這樣的時節裏,天氣熱得就連江淮間的水牛都會熱得停下來喘息,可那些拖船的纖夫們卻還在努力地拉著纖前行,這該是多麽的辛苦。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 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
酷熱之中負重前行,不敢停下,渴的時候卻沒有水可以喝。腳下便是河水,可那河水是如此渾濁不堪,用它將水壺灌滿後,壺裏有一半都是泥漿和土。他們一邊拉著纖,一邊唱著《都護歌》,歌聲如此悲涼,令人越唱心越悲傷,不由得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