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花間一壺酒

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杜甫

字體:16+-

杜甫,字子美,唐朝現實主義詩人,因曾長居少陵,所以自號少陵野老。杜甫幼時家世優越,有幸接觸到優良的教育,加之他年少聰慧,七歲便可作詩,後因其詩作而在翰墨場中聲名大噪。

杜甫前半生因為家境的優越,生活富足安定,算得上無憂無慮。但因自小接受正統的儒家教育,這使得他擁有了一顆兼濟蒼生的心。無論自己處境如何,他都不忘關注民生,心憂天下,像他自己說的:“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後半生中,他因不善鑽營,懷才不遇,仕途不順,但這些都沒有打消他對政治的積極性。安史之亂後,杜甫為躲戰亂,棄官出仕。然而即便遠離官場,他心係蒼生、關心國事的習慣也沒有改變。

杜甫一生創作的詩歌中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曆史巨變,內容多涉及社會的動**和政治的黑暗,並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疾苦和社會矛盾。在詩中,他時時流露出他崇尚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

在杜甫的五言詩裏,《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是一首代表作,作於安史之亂之前。當時,安史之亂的消息還沒有傳到長安,但杜甫卻敏銳地從他離開長安前往奉先縣探親途中的見聞感受到了一些端倪。於是,他寫下了這首全篇共五百字的五言詩。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節選)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杜陵有我這樣一位布衣,年紀越大越不合時宜,老大無成。我也知道一直以來,我對自己的要求都太過愚蠢,竟然暗自下決心,想要向舜帝的兩位名臣稷和契看齊。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誌常覬豁。

這樣的想法大而無用,不符合實際,令我無法實現,還到處碰壁。如今我的頭發已經白了,可還是甘願為了實現這一想法而努力。如果有一天我的生命走到了盡頭,棺材蓋上了,這事也就隻能算了。但隻要我還活著,我的這份誌向就不會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