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蝴蝶效應:曆史漩渦中的漢唐帝國

夏王竇建德

字體:16+-

竇建德是一個有帝王之相的人。

中國曆史上有很多饑民造反,被稱為“流寇”或者“民賊”的居多,正史上的所謂農民起義,極少能夠得到後世負責撰史的儒家弟子肯定。然而,竇建德卻是超越他的階級而存在的,他是幾千年農民起義中,覺悟和道德層次較高的個別幾個人之一。竇建德除了對農民軍領袖這份職業敬業愛崗之外,平日清心寡欲。他不吃肉、不好色、不愛財,他的妻子常年穿著樸素的麻布衣服。他對於攻占的一城一地不大肆劫掠,得到的財物也都分給身邊追隨自己的兄弟們。不管發展的勢力有多大,竇建德始終沒有稱帝,甚至還經常傷感地提及,自己其實做了幾十年大隋的臣子。弑君的宇文化及,後來被竇建德抓到,斬首示眾;而同樣弑君的王世充,竇建德第一時間跟他絕交,朋友也做不成了。這樣的人,是儒家弟子的典範。如果不是成王敗寇,也許竇建德也會是一代明君,乃至於建立一個威服四海的王朝。

不過此時的竇建德,在鄭軍和唐軍已經纏鬥到精疲力竭的關鍵時刻出山了。他兵發十萬,匯合了沿途招降的孟海公、徐圓朗的部分農民軍,還收編了王世充弟弟王世辨的幾千人馬,號稱三十萬。浩浩****向洛陽進發,以求解洛陽之圍。

不過中原和洛陽盆地之間,隔著天險虎牢關。前朝著名的楚漢之爭,主要就發生在虎牢關一線。

竇建德兵臨城下。作為應對,李世民分兵一半,去守天險虎牢關。而留下了另外一半人馬給齊王李元吉,繼續對洛陽實施包圍。感覺到唐軍異動的王世充,終於看到了一絲生的希望。(如圖4-11)

圖4-11 李世民分兵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