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1891—1962年),安徽績溪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曆史家、文學家、哲學家。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其中,適與適之之名與字,乃取自當時盛行的達爾文學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典故。胡適5歲啟蒙,在績溪老家受過9年私塾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古文基礎。
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學堂、澄衷學堂求學,初步接觸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啟超、嚴複思想的較大影響。
1904年,他到上海進新式學校,接受《天演論》等新思潮,並開始在《競業旬報》上發表白話文章,後任該報編輯。
1906年考入中國公學,1910年考取“庚子賠款”第二期官費生赴美國留學,在康乃爾大學先讀農科,後改讀文科。
1915年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哲學家杜威,接受了約翰?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並一生服膺。胡適深受赫胥黎與杜威的影響,自稱赫胥黎教他怎樣懷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樣思想。因此,胡適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提倡懷疑主義,並以《新青年》月刊為陣地,宣傳民主、科學,畢生倡言“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言必有證”的治學方法。
1917年(25歲)夏回國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大學生對教師素來挑剔,北京大學學生顧頡剛介紹傅斯年去聽胡適上課,以決定要不要將這個新來的留學生從北大哲學係趕走。傅斯年聽了幾次課以後,他評價胡適:“這個人,書雖然讀得不多,但他走的這一條路是對的,你們不能鬧。”後胡適加入《新青年》編輯部,撰文反對封建主義,宣傳個性自由、民主和科學,積極提倡“文學改良”和白話文學,成為當時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人物。
同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所寫的《嚐試集》是中國第一部白話詩集。且提出寫文章“不作無病之呻吟”、“須言之有物”等主張,為新文學形式作出初步設想。“五四”時期,與李大釗等展開“問題與主義”辯難;陪同來華講學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譯逾兩年;與張君勱等展開“科玄論戰”,是當時“科學派”丁文江的後台。胡適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