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學》認為“小糊塗,大精明”無疑是成功的待人處世之道;假若相反的話,“小事精明,大事糊塗”,那就錯了,事情非搞砸不可。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待人處世中許多事情往往都壞在“較真”二字上。有些人對別人要求得過於嚴格以至近於苛刻,他們希望自己所處的社會一塵不染,事事隨心,不允許有任何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符合自己的設想。一旦發現這種問題,他們就怒氣衝天,大動肝火,怨天尤人,擺出一種勢不兩立的架勢。尤其是知識分子,他們對許多問題的看法往往過於天真,過於理想化,過於清高。總覺得世界之上,眾人皆濁,唯我獨清,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用這種天真的眼光去看社會,許多人往往會變得憤世嫉俗,牢騷滿腹。
我們說“水至清則無魚”,主要強調的是做人處世都不能太“認真”,該糊塗時就糊塗,隻要不是原則問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未嚐不可。所謂“水至清則無魚”談論的不是一般的清,而是“至清”。所謂“至清”者,一點雜質都沒有,這豈不是異想天開?然而,現實中更多的人往往是大事糊塗,小事反而不糊塗,特別注意小事,斤斤計較,哪怕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偏要用顯微鏡去觀察,用放大尺去丈量。普天之下,可以與言者,也就隻有“我自己”,這實際上是一種病態。
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並不是認為可以隨波逐流,不講原則,而是說,對於那些無關大局、枝枝蔓蔓的小事,不應當過於認真,而對那些事關重大、原則性的是非問題,切不可也隨便套用這一原則。漢代政治家賈誼說:“大人物都不拘細節,從而才能成就大事業。”這裏的“不拘小節”,就包括了該糊塗時別精明的待人處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