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關於市場經濟問題的學術報告會上,一位專家提出這樣一個觀點:人之初,性本惰。也就是說,人具有的一種惰性很難改變。這種惰性常常使人不思進取,容易滿足,讓人陷入瑣事中而碌碌無為。
改變惰性,則要幾經磨礪,人才能有“大”的意境。人類社會的進步,生存環境的改變,向人的惰性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是滿足平庸,還是追求卓越?
我們有理由讓自己認同後一點。因為——
追求卓越意味著你的價值觀比別人明晰高遠。人生價值的實現是在追求卓越的社會實踐中完成的。人的理想隻有通過不懈的追求,自強不息的奮鬥才能實現,而小富即安滿足平庸者的人生隻能是殘缺的人生。革命先烈“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誓言,雷鋒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高尚情操,以及國內外科學家和知名企業的成功道路,從多個側麵無一不映射出人類追求卓越的奮鬥軌跡。世界領帶大王曾憲梓曾經說:“屋簷下的麻雀是不可能有遠大和崇高的目標的,隻會在低矮的田間吃上幾粒糧食就心滿意足了;隻有山巔上的雄鷹,才敢於頂風鬥雨,在無邊無際的天空翱翔,才能獵獲重大的目標。”正是有著卓越的追求,曾憲梓一步步地實現了人生目標,讓“金利來,男人的世界”風靡全球。
追求卓越意味著你總是能出其不意地擺脫困境。齊白石經常對他的學生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19世紀英國詩人王爾德曾經講過一個流傳極廣的話:“第一個用花比喻美的人是天才,第二個這樣比喻的是庸才,第三個就是蠢才了。”話雖然尖刻,但道理很深:總是縮手縮腳,不敢超過前人一步,總是重複別人,至多是個“庸才”,搞得不好還要歸入“蠢才”之列。隻有敢於創新,才有可能超過別人,取得成功。企業進步的第一推動力是企業家的創新,位居世界第一機車王座的日本本田公司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從一開始經營就為公司訂立基本方針:不步他人後塵,要創世界第一技術水準。他公開提出:“本田是以全世界為目標的理想。”這裏麵,既飽含創新的理念,又充滿追求卓越的大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