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每一種感情具有不同的等級,還有著與之相對立的情感狀態,如愛與恨、歡樂與憂愁等。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動過程中,感情的等級越高,那麽在這種情形下出現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因此也就很容易向相反的情緒狀態進行轉化。有人將之稱為“心理擺規律”。即使此刻你感到興奮無比,那相反的心理狀態極有可能在另一時刻不可避免地出現。這一點足以解釋自恃過高的人為何會走上另一個極端。
要克服這種“心理搖擺效應”所帶來的心理上的不良反應,人們首先要消除一些思想上的偏差。有些人由於希望永遠生活在成功、榮耀等理想的境界之中,因而對困境與苦難缺乏足夠的應對準備,他們的心境自然也就會因生活場景的變化大起大落。
有這樣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有一個壞脾氣的男孩,他父親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個釘子在後院的圍欄上。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男孩每天釘的釘子減少了,他發現控製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容易。於是,有一天,這個男孩覺得自己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了。
他告訴父親這件事情。父親又說,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製自己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一天天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釘子給拔出來了。
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後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欄上的洞,這些圍欄將永遠不能恢複到從前的樣子。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就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這個故事流傳很廣,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