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子曰:“摩者,揣之術也。內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隱。微摩之以其索欲,測而探之,內符必應;其索應也,必有為之。”
鬼穀子說:“所謂‘摩意’是一種與‘揣情’相類似的辦法。‘內符’是‘揣’的對象。進行‘揣情’時需要掌握‘揣’的規律,而進行測探,其內情就會通過外符反映出來。內心的感情要表現於外,就必然要做出一些行動。這就是‘摩意’的作用。”
在鬼穀子看來,盡管揣情術可以觀察與分析他人的心理,不過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有時所獲得的信息會不夠精確,不夠深刻,無法讓人獲取更深層次的信息。而摩意術則是一種更複雜、更精確的心理探測法,為我們更加深入細致地了解他人深層心理提供了幫助。當然,了解他人深層次心理以及相關信息,除了多角度的觀察方法以外,還需要策略性的試探技巧,投其所好地進行測探,其人的內情自然就通過表象反映出來,這就是摩意術。
在紛繁複雜的人際交往中,有時候,前一刻還如膠似漆,彼此如同手足一般,但下一刻就翻臉不認人,彼此水火不相容了。其實,之所以會這樣,就在於我們沒能看透對方的真偽,沒有掌握識人心的真正本領。君子般坦****的理想交際,這是每一個人都期盼的,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很難找到一個吐露心事的人。俗話說:“人心隔肚皮。”對方心裏在想什麽,對自己到底是真情還是假意,我們都無從得知。那麽,如何才能分辨出對方的真偽呢?這就需要我們從日常言行、外貌下手了,仔細揣摩對方的言行,觀察其貌相,從中窺探對方的真偽,以此看透人心,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識透人心,辨清真偽,從而牢牢地把握人際交往的主動權。
戰國時期的韓昭侯為了試探人心,在剪指甲的時候,故意將一片剪下的指甲屑放在手中,然後命令近侍:“我剛剪下的指甲屑不見了,心裏毛毛的,很不舒服,快點幫我找出來。”眾人手忙腳亂地找了一陣之後,誰也沒找到。這時,有一位近侍偷偷剪下自己的指甲呈上,稟報說找到了。韓昭侯由此發現他是一個會說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