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言有“道”
須能盡人之性,然後能盡物之性。
“明”言今說
必須能夠領悟人性,然後能夠領悟事物的規律。
今人得“道”
在王陽明的“心學”體係中,心、性、理、良知等概念幾乎可以互用。他說:“心之體性也,性即理也。”你隻要明了自己的心性、良知,自然可以明白天理。明白了天理,自然可以明白事理,辦事自然有成。
那麽,心、性、理、良知既然同一,為何分成三個概念呢?因為三者畢竟還有微妙的區別,王陽明說:“知是理之靈處。就其主宰處說,便謂之心;就其稟賦處說,便謂之性。”
王陽明的觀點很難理解,曆代也有不少爭議,他也被認為是“唯心主義”的典型代表。
但就在社會上追求事物來說,王陽明的學說其實有很多優勢。世間事無非是人的事,你想把事情料理好,先要把心料理好——別人的心和你自己的心。你想把心料理好,必然從了解人性、人情入手。人性人情帶來事情的不斷變化,成敗都在人情事變中,你從源頭處用功,了解人性人情,豈不是可以預知事情的變化嗎?
王陽明說:“除了人情事變,則無事矣。喜怒哀樂非人情乎?自視聽言動,以至富貴貧賤、患難死生,皆事變也。事變亦隻在人情裏。其要隻在致中和;致中和隻在謹獨。”芸芸終生,天下萬象,都可歸到兩個原點:一個人情,一個事變。你想探尋他人的人情變化,隻怕不能夠,人情如潮,千變萬化,怎能了解?你隻能保持一心寧靜,勿生妄念,使心像明鏡一樣,然後你才能觀照他人的人情變化。
當然,做好“謹獨”功夫,保持內心寧靜,是一件很難的事,如何著手?不妨通過王陽明如何依人情辦事,從中領悟如何做功夫。王陽明不僅是思想家、軍事家,也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門人弟子遍天下。而且他每到一地,都要開辦學校,為教育事業做了很大的貢獻。他在施教或為各地學校擬定教學宗旨時,完全依從“天理”,不讓內心的“塵埃”幹擾教學效果。他做到這一點,無非是保持心如明鏡,盡其“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