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鬼穀子的局,王陽明的道

告誡少點,引導多點

字體:16+-

“明”言有“道”

大凡朋友,須箴規指摘處少,誘掖將勸意多,方是。

“明”言今說

大凡朋友,告誡、指責的地方應該少一點,引導、勸說的意思多一點。

今人得“道”

朋友之間,有規諫義務,如果隻是在一起相互捧拍,對朋友的錯誤視而不見,任其錯上加錯,有失朋友道義。尤其對虛懷若穀、樂於傾聽不同意見者,更應該坦率陳言。

晏子有個朋友高繚,在其門下為食客三年,沒有出過什麽差錯。高繚有意入朝為官,晏子卻不推薦他。有一天,晏子和齊景公談到用人問題,齊景公說:“我聽說高繚跟您交好,我想見一見。”

晏子說:“我聽說為土地而作戰者不能成王,為俸祿出仕者不能成政;高繚這個人,跟我做兄弟很久了,從未指出過我的錯誤,彌補過我的缺點,他隻是想通過我求官罷了,這樣的人對您有什麽好處呢?”

齊景公於是打消了起用高繚的念頭。

後來,晏子把高繚趕走了,左右的人勸道:“高繚跟隨您三年,沒有得到官職,您卻把他趕走了,是否有失道義?”

晏子說:“我是個淺薄無知的人,全靠身邊的人維持匡正,我才能站直了。高繚跟我相交三年,從來沒有指出過我的過失,所以我要趕走他。”

晏子身處高位,所以一定要別人指出他的過失;而且他“宰相肚裏能撐船”,更不會討厭別人的規諫。但一般人沒有這麽大的度量,聽見誇讚就喜歡,聽見告誡就不高興,對指摘更受不了。所以,王陽明建議,對朋友的告誡、指摘要盡量少一點。如何盡規諫的義務呢?引導、勸說不妨多一點。

王陽明交友,往往用探討的方式交換不同觀點,很少指責別人的錯誤,除非對方確實錯得很明顯,他才略說一二,並且還會盡量為之化解,以保全其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