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言有“道”
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明”言今說
朋友相處,一定要相互謙下才能相互受益,相互自顯高明則會相互受損。
今人得“道”
古人說:“貧窮布施難,富貴學道難。”王陽明出生於官宦富貴人家,原本不易學道成功,且容易養成頤指氣使的貴族公子脾氣。幸運的是他擁有一個德行深厚的父親,況且他學養深厚,自然明白謙德之妙。且中年又大受挫折,遭到貶謫,種種因素,竟養成了謙和恬淡、平易近人的個性。他為官時幾乎是一個檢討專家,凡有問題必自我檢討。他多次上奏辭職,每次辭職,總要自貶一番。例如他的《自劾乞休疏》說:“臣由弘治十二年進士,曆任今職,蓋叨位竊祿十有六年,中間鰥曠之罪多矣。邇者朝廷舉考察之典,揀汰群僚。臣反顧內省,點檢其平日,正合擯廢之列。”
也許他並不是真心想辭職,也不是故作謙遜,隻是試探一下皇帝的態度。當時官多崗位少,“跑官”的人很多,官場競爭空前激烈,裁員勢在必行。假設皇帝想讓他辭職,他正好順水推舟,欣然引退,不讓別人為難。
王陽明交友,同樣是謙謙君子的風範,把尊重放在第一位,從不恃才傲物。而且他不是那種心裏帶著冷笑、表麵裝作謙遜的人,他的謙遜,確實帶著誠心正意,高看別人一眼。他和湛甘泉的知己之情,堪稱交友的典範。
王陽明任兵部主事期間,慨歎“學者溺於詞章記誦之末,不知身心之學為何等,於是首倡講學之事”,跟從他學習的人很多,也引來了一片非議聲,“同輩多有議其好名者”。當時真做學問的人不多,學者們做學問,爭的其實是學界的特殊地位,爭的其實是話語權,跟官員爭奪權力一樣,何況學者本是官員或後備官員,話語權又跟權力緊密相連。王陽明一下子取得了很大的話語權,難免引起大家的嫉妒,當時隻有翰林學士湛甘泉對他非常欣賞,“一見定交,終日相與談論,號為莫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