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有“鬼”
故為強者積於弱也;為直者積於曲也;有餘者積於不足也;此其道術行也。故外親而內疏者說內,內親而外疏者說外。故因其疑以變之,因其見以然之,因其說以要之。因其勢以成之,因其惡以權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動之,微而證之,符而應之,擁而塞之,亂而惑之,是謂計謀。
“鬼”局今釋
強者是由不斷發展的弱者形成的;直線是由許多微小的曲線形成的;富裕是由長期的節儉形成的,這就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啊!若對方表麵上與我親近而內心疏遠,則我要從打動其內心入手;若對方內心與我親善而表麵上疏遠,則我要從改善外部關係入手。應根據對方的疑惑改變自己的說辭;根據對方的見解表示同意與否;根據對方的言辭確定說辭的要點。根據對方的情勢協助其取得成功;根據對方的憎惡權衡利弊得失;根據對方的顧慮加以消除。與對方磨合後,告知以危機,引起他的恐懼;抬高對方,使之奮發向上策劃行動針對對方的懷疑;不動聲色地加以驗證,打消其疑慮;凡對方的正確意見,我應積極響應;凡對方的錯誤要求,我應加以阻止;攪亂對方的思想使其困惑,這些就是計謀之道。
“鬼”局今用
我們平時常說“形勢”,“形”與“勢”連用,可見二者密不可分。“形”是靜態,是力量尚未散發出來之前的狀態;“勢”是動態,是迅速運動造成的威力。積水本來呈現靜止不動的狀態,看似一種極其柔弱的“形”,可是當堤防決口,或是水自高處飛激而下時,就形成威力無窮的“勢”;猛禽攻擊前的準備工作是“形”,一旦完成準備,奮力一擊,就是“勢”的運用。宋朝張齊賢守代州的戰例,正是善於借勢敗敵的典型。
986年,遼軍侵宋,與宋軍相持於代州城外。知州張齊賢向潘美求救,潘美發兵馳援,但在途中又接皇帝之命撤回。張齊賢了解到遼隻知潘發兵而不知其收兵,於是令200名士兵一人一旗,於城西30裏外設置疑兵,又於遼軍退路埋伏銳卒2000人。隨後,遼軍見火光突起,以為宋援兵已到,立時撤退。張齊賢開城出擊,伏兵在路上截擊,遼軍大敗,代州之圍遂解。張齊賢利用潘美率軍來援所造之勢,誘使遼軍退兵,然後迅速展開伏擊與出擊,以少勝多,力挽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