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有“鬼”
內者,進說辭也。楗者,楗所謀也。欲說者務穩度,計事者務循順。陰慮可否,明言得失,以禦其誌。方來應時,以和其謀。詳思來楗,往應時當也。夫內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時宜,從便所為,以求其變。以變求內者,若管取楗。
“鬼”局今釋
所謂“內”就是采納意見;所謂“楗”就是進楗計策。想要說服他人,務必要先悄悄地揣測;度量、策劃事情,務必要循沿順暢的途徑。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徹辨明所得所失,以便影響君主的決策。以道術來進言當應合時宜,以便與君主的謀劃相合。詳細地思考後再來進言,以適應形勢。凡是內情有不合時宜的,就不可以實行。就要揣摩形勢,從便利處入手,來改變策略。用善於變化而被采納,就像以門管來接納門楗一樣順當。
“鬼”局今用
隨機應變是一種相當微妙的品質,很難精確地對其進行定義。但是毫無疑問,對那些渴望迅捷地在這個世界上成就一番事業的人來說,這種品質是必不可少的。
開口托人辦事畢竟是件難事,但如果掌握了技巧,隨機應變難事也就變得容易了。
1.借別人的口說自己的話。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事例:
在西安事變前夕,張學良和楊虎城頻繁晤麵,都有心對蔣介石發難。可在對方沒亮明態度之前,誰也不敢輕易開口。眼看時間越來越緊,雙方都是欲說還休。楊虎城手下有個著名的共產黨員叫王口,他說道:“我看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於是兩個聰明的將軍開始商談行動計劃。
還有這樣的一個事例:
渡江戰役前夕,國共和談破裂,國民黨政府即將垮台。周恩來力勸國民黨和談代表留在北平共事,代表們也對原政府失去了信任,卻又不知毛澤東能不能容忍他們這些異黨分子,就想探個究竟,也好為自己求得一條退路。可如果直接相問,就明顯有乞降之嫌,大家都抹不開麵子。有一個成員趁打麻將之機,輕描淡寫地問毛澤東:“是清一色好,還是平和好?”毛澤東心領神會,爽快答道:“還是平和好,我喜歡打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