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就要永遠不去看別人的過錯
學佛第一個觀念,就是永遠不去看別人的過錯,你看別人的過錯,你永遠汙染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才是至高境界。
在江邊,一個船夫正將沙灘上的渡船推向江裏,準備載客渡江。有一位居士在江邊散步,看到這一情景若有所思。
這時剛好有一位禪師路過,居士於是快步向前,作禮請示道:“請問禪師,剛才船夫將船推入江時,將江灘上的螃蟹、蝦、螺等壓死不少。請問這是乘客的罪過,還是船夫的罪過?”
禪師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既不是乘客的罪過,也不是船夫的罪過。”
居士不解地問道:“乘客和船夫都沒有罪過,那麽是誰的罪過呢?”
禪師兩眼圓睜,大聲道:“是你的罪過!”
佛教雖然講六道眾生,但是以人為本,站在人本的立場,真理不能說破,真相有時也不能說破。船夫為了生活賺錢,乘客為了事務搭船,蝦蟹為了藏身被壓,這是誰的罪過?“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時罪亦無。”無心怎能造罪?縱有罪,也是無心之罪。而這位居士無中生有,妄自分別,難怪禪師要毫不客氣地嗬斥他“這是你的罪過”。
不必去刻意尋找別人的過錯,過分地挑剔是自身狹隘的表現。寬厚的人是不會刻意去看他人的過錯,他們會懂得包容,會理解別人,也會原諒別人。寬容的人是幸福的,它不僅可以給自身一份寧靜的心靈空間,也會給他人一個安逸的氛圍。
一個小學校長在他的校園裏巡視,當他走到教學樓後麵一條正在鋪築水泥的小路前時,他發現還沒有完全凝固的水泥麵上有兩隻玻璃球。他繞過去,盡量靠近那兩隻玻璃球。他想,一定是孩子們在課間玩耍時一不留神兒把玻璃球彈到了這裏,如果現在不趕快把它們摳出來,等水泥完全凝固了,那玻璃球就成了永遠的鑲嵌物。他彎下腰,準備伸手去摳玻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