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會多用心去傾聽別人
學會傾聽別人的心聲,傾聽是為了了解別人,而不是為了讓自己做出反應。隻有傾聽,才能獲得對自己有益的指導。
佛陀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能懷著一顆慈悲的心,去傾聽人世間的所有疾苦。
佛能夠傾聽人們的痛苦,他是慈悲的,如果我們真的想做到傾聽自己和他人,就應該像佛一樣懂得傾聽。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了解自己,也急於表達自己,卻疏於傾聽。一般人聆聽的目的是為了做出最妥帖的反應,並不是想了解對方。因為我們總以為周圍人都跟自己一樣,以己之心即可度人之腹。“噢,我完全了解你的感受,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曆,是這樣的……”這類事情經常出現在日常交談中,人們總是用自己的經驗來解釋別人的行為,用自身的體驗代替他人的感受。而當別人不能認同自己時,便責怪他人“不可理喻”、“令人費解”。
有位青年曾向一位禪師抱怨他的一位好友:“真搞不懂他是怎麽想的,別人的話他從來聽不進去。”
禪師便問他:“你是說,因為你試著去說服他,他並不聽從你的,所以他令你費解?”
那位青年默然,若有所悟。
禪師進一步問他:“難道要了解一個人,不是你聽他說,而是他聽你說?”青年愣了一下,恍然大悟。設身處地地傾聽,其目的是為了了解別人而不是為了做出反應,也就是通過言談舉止明了一個人的觀念、感受與內心世界。設身處地和同情有所差別,同情摻雜了價值判斷與認同。人際交往中固然需要多一些同情,卻容易養成對方的依賴性。設身處地也不等於讚同,而是指深入另一個體的感情與理智世界。設身處地地傾聽不隻是去解讀對方的語句,我們應該懂得,個人說話時的語調與聲音、表情與手勢包含著許多重要信息,了解式的傾聽,不僅要用眼去觀察,更需要用心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