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家庭裏,二寶出生的時候,大寶往往已經三五歲了。為此,當二寶滿地跑著玩的時候,大寶已經到了入學的年紀。一旦進入小學階段,大寶每天都要按時起床,睡眼惺忪地洗漱吃早飯,然後奔向學校。看著二寶還可以在溫暖的被窩裏愜意地酣睡,大寶早就忘記自己小時候也這樣無憂無慮,而是生出疑問:為什麽弟弟/妹妹不用上學呢?尤其是現代社會,父母非常重視早教,在孩子讀幼兒園期間,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也為了避免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往往會給孩子報名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補習班、特長班,卻完全不考慮孩子真正的興趣愛好和感受。看著隻比自己小一些的弟弟/妹妹無憂無慮地玩耍,大寶心中未免感到憤憤不平。麵對大寶的質疑和抱怨,父母應該如何幫助他們平複心情、保持內心的平衡和良好的情緒呢?
其實,抱怨學習任務過於沉重、課外班太多,這種情況絕非隻出現在二孩家庭裏。哪怕是獨生子女,麵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和沉重的學習壓力,孩子也會感到內心不平衡。尤其是對於學齡前的孩子而言,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壓力時,常常會做出各種過激的舉動,例如,發脾氣、假裝生病逃避去學校、抱怨爸爸媽媽是“法西斯”等,都有可能發生。在真正進入學齡階段之後,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也會發生質的轉變,親子關係由此變得全然不同。為了給予孩子一定的心理準備,父母要抓住學齡前的輕鬆環境,與孩子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也要秉承自由發展的原則,讓孩子擁有更加快樂充實的童年。唯有如此,在孩子進入學齡階段之後,父母才可以有的放矢地引導孩子接受學習,安排好生活的節奏,並平衡自己的內心。
進入小學階段之後,樂樂感受到很大的壓力。每天清晨,他還沒有睡醒,就要被爸爸媽媽從**提溜起來,洗漱吃飯,然後按時去上學。每天下午好不容易盼著放學回到家裏,他又被父母要求不能玩耍,必須馬上寫作業。在被父母這樣緊盯著的狀態下,樂樂覺得心情很煩躁,忍不住抱怨:“為什麽甜甜不用上學,每天都可以玩,我卻非要去上學呢?”媽媽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小時候也是這樣天天吃喝玩樂,現在到了該上學的年紀就必須上學,而且甜甜長到你這麽大的時候也要去上學,不能留在家裏。隻有上學,才能掌握文化知識,才會有好的生活。”然而,這樣說了幾次之後,媽媽發現樂樂並沒有接受,依然怨聲載道,尤其是看到甜甜無憂無慮玩耍的時候,他更是抓耳撓腮,恨不得不需要上學和寫作業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