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頓悟

前言

字體:16+-

首先來解釋一下書名:

“頓悟”一詞,屬於佛學術語,源自佛教禪宗的一個修行法門,是相對於“漸悟”尤其是“執迷不悟”而言的。不過本書並不是一本佛法書,而是一本活法兒書。我們要講的,是一種更適合於世俗大眾的“頓悟”。

網上有句流行語,可以作為本書的注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行萬裏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仙人指路,仙人指路不如自己頓悟。”什麽叫“自己頓悟”呢?說白了,就是“突然間自己覺悟了”。說得再淺顯些,就是“突然間自己想通了”、“突然間自己想明白了”,等等。

“想通了”、“想明白了”,單就這幾個字而言,有點簡單。但一旦把它與我們的人生掛鉤,那就一點兒也不簡單了。君不見,古往今來,上至科學巨匠、思想巨擘,下至升鬥小民、販夫走卒,一旦有問題想不通,都會無一例外地緊鎖眉頭,茫然失措。而一旦福至心靈,突破心中的困擾,便能豁然開朗,喜笑顏開。對一芥小民來說,能不能想通,或許隻是他們自己,他們的小家庭是否幸福的問題。可一旦科學家、思想家想通了,想明白了,或者說他們一開始雖然也沒有完全想通,但是借助進一步的研究最終想通了,帶來的則是全人類的進步和福音。當然,人類的很多悲劇往往是由於某些人想不通造成的。個別因為失戀而自殺的癡情人,或者因為衝冠一怒而發動戰爭的國家級屠夫們,概莫能外。

“頓悟”,主要在於一個“悟”字,其次才是“頓”字。這恐怕是令很多讀者不太滿意的地方。這也是我們在前言中必須聲明的地方。頓悟,沒有那麽簡單,它需要慧根。慧根來自哪裏?來自學習,來自以往的積累。可以說,一個沒有積累的人,莫說不能頓悟,一些簡單的問題就連想都不會想,又何來頓悟呢?所以,如果您缺乏必要的積澱,那麽不妨先讀完手中這本書,完成最初的積累。相信您也一定能在本書中發現不少獨到的見解。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