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杜甫眼中的三國

第二十六章

字體:16+-

剛剛送走來訪鄰居朱山人的杜甫,想起剛剛聊到的『人間路止潼關險』、『細路險與猿猴爭』等形容潼關的險要,不僅是三國時候是如此,自己所生活的唐朝也是,像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的《入潼關》:

「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霜峰直臨道,冰河曲繞城。

古木參差影,寒猿斷續聲。冠蓋往來合,風塵朝夕驚。

高談先馬度,偽曉預雞鳴。棄繻懷遠誌,封泥負壯情。

別有真人氣,安知名不名」??

太宗本人就對潼關的險要記憶深刻:

「人常說崤函地勢險要,放眼望去兩座京城就環繞在如襟帶的地形中。

土塬之上已是白雪皚皚,冰凍的黃河繞過潼關古城。

道路兩旁的古木林高高低低,猿猴的啼叫聲連綿不絕。

潼關往來的車馬從不停息,路麵上風塵滾滾。

公孫龍騎白馬通過爭辯過函穀關,孟嚐君門客假作雞鳴騙開函穀關。

好男兒就該有棄繻赴邊疆的遠大誌向,好男兒就該有為朝廷據守邊關的壯誌豪情。

老子在《道德經》中所闡述的道理,又有幾個人能夠講說明白呢?」?

三年前自己從洛陽返回華州的途中經過潼關時,安史叛軍即將乘勢進逼洛陽,假使洛陽再次失陷,叛軍一定會西攻長安,作為長安和關中地區屏障的潼關勢必有一場惡戰,這時緊張的備戰氣氛幾乎是緊繃到極限了。同時自己也見到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難和人民忍辱負重參軍參戰的愛國行為,更是感慨萬千《潼關吏》: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胡來但自守,豈複憂西都。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