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從鄴城派來的援軍會合圍城本隊時,公孫瓚旗下被派到易京南境營寨防守的將領,看到前來的援軍數量:「袁紹派來這麽多援軍,看來是很難守住這裏,就算守住一時,向易京求援也不會有人來幫忙,為他拚命有意義嗎?」這樣想法在軍中迅速發酵,大量出現向袁紹軍投降、或是自行潰散逃亡的情況。袁紹軍沒有放過這個機會,不費一兵一卒就輕易通過易京南境營寨,**直達城門。
看到南境營寨沒有發揮作用,反而讓袁紹援軍輕鬆到達自己門口,才讓公孫瓚驚覺知道大事不妙,除了後悔自己放話,更後悔說出不救援才會導致現在的情況。但是現在說什麽都已經遲了,隻能趕緊派兒子公孫續,趁夜出城向黑山軍的老朋友們如張燕求援,準備自己率領剩下的白馬義從出城,前往西山同黑山軍反攻冀州,以圖能夠切斷袁紹軍的回到鄴城的退路。
關靖知道公孫瓚想要離開易京的想法後,趕緊勸阻:「如今將軍部下將士無不懷著離散之心,所以還能堅守,隻是因為顧念全家老少都在這裏,仰賴將軍在此主持大局。如果繼續堅守、拖延時日,或許能使袁紹再次知道攻城困難後自行撤軍。如果將軍舍棄軍士率兵出城,後方無人作主,易京的陷落隻在轉瞬之間。」聽完之後公孫瓚下定決心接受意見,放棄出城打算。即使如此也沒辦法稍緩袁軍逐漸進逼的情況,易京城內受到的壓力日益增加。
來到吳郡一段時日的魯肅,雖然受到孫策的敬重,依然沒有一官半職,周瑜也甚為擔心這個好朋友離開,屢屢向孫策進言,無奈對此似乎沒有多大興致。沒有隨同來到吳郡,還在故鄉東城的祖母年邁而逝,得到消息的魯肅來向周瑜辭行,表明回家處理完喪事,將祖母安葬東城後,就在故鄉服喪,對此無法強留的周瑜隻能祝福讓他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