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講《莊子》寓言“蒲衣子之道”
忘記自己“是什麽”,就進入了“不是什麽”的境界。蒲衣子講道
齧缺問於王倪,四問而四不知。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泰氏其臥徐徐,其覺於於。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於非人。”(《莊子·應帝王》)
莊子說:
齧缺問王倪,一連四次都得不到回答,齧缺高興得跳躍起來,去蒲衣子那裏把情況告訴了他。
蒲衣子說:“你如今知道了嗎?虞舜不如伏羲氏。虞舜心懷仁義以結人心,雖然也能得到百姓擁戴,但還不曾超脫外物的牽累。伏羲睡臥時安穩舒服,醒來時悠閑自在,任人把自己稱為馬,任人把自己稱為牛,他的智慧真實無為,德行真實可信,從不為外物牽累。如今我也很高興被稱作牛馬!”
莊子這個故事借把虞舜與伏羲氏的兩種做人之道相比較,得出的結論就是:做人要不累,關鍵在於不被外界牽累。人家說你是牛馬你就是牛馬,你越辯解越無用,不如承認。並且自得其樂。
“非人”是人的境界
很多人時時不忘自己是人。反而做不成人。
有的人則忘了自己是人,反而憑此進入“人”的境界。
“非人”是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