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亂而治,治而亂,紛紛擾擾,使政治家幾家歡樂幾家愁。能在亂中取勝的政治家,必有其驚人之處,在治亂中失敗的政治家,必是容小人,近奸佞之臣。當我們重新翻開曆史,定能總結出眾多心得,對於今人無論創業還是經商做人都會有所幫助。
1.楚漢相爭論成敗
劉邦與項羽爭霸,項羽自刎烏江,劉邦喜登九五。其中勝敗緣由,兩千年來一直受人關注。其原因說穿了也很簡單:劉邦之前,統治者必然出身貴族豪門,血統的重要性勝於其他一切,投胎不巧,一點辦法也沒有,而從劉邦開始,中下階層的人們也有機會登上皇位,才智開始成為決定性因素。如此,劉勝項亡的原因才值得更多的人們關注了。
繼秦末農民大起義之後,項羽和劉邦之間為爭奪封建統治權力,又進行了長達四年多的楚漢戰爭。在楚漢戰爭過程中,項羽由強逐漸變弱,劉邦則由弱變強,最後終於戰勝了項羽。其中的成敗得失,很值得後人深思。
在秦末農民大起義過程中,陳勝、吳廣相繼犧牲後,劉邦集團和項羽集團成為反秦武裝的兩支主力。秦二世三年(前207),劉邦、項羽相繼率兵入關,推翻了秦王朝。按照原來楚懷王的約言“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劉邦先入鹹陽,理應王關中,但項羽自恃功高,企圖稱霸天下。當時,雙方兵力極為懸殊,沛公劉邦兵力十萬,號稱二十萬;項羽四十萬,號稱百萬。劉邦自知實力不敵項羽,隻好聽從張良的勸告,在鴻門宴上卑辭求和。項羽隨即陽尊懷王為義帝,徙於郴(今湖南郴州)。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分封十八路諸侯,以劉邦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今陝西漢中東)。
項羽進入鹹陽後,大肆燒殺搶掠,加上封章邯等秦降將為王,使他失去了關中秦民的支持;不都關中而都彭城,也使他喪失了戰略上的有利地勢,特別是關東屢經戰亂,經濟殘破,使他日後不可能建立一個鞏固的後方;至於封王諸侯,更是他在政治上所犯的一個嚴重錯誤。他貶義帝於江南,遷劉邦於巴蜀,徙故王於惡地,王親信諸將於善地,以此挑動和加劇了各路諸侯之間的權力紛爭,迅速激化了他與劉邦之間的矛盾,而且使他在政治上、軍事上處於孤立無援、被動挨打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