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內政還是外交,王樸都為柴榮出力甚多。
作為老板,有王樸這樣的人來設計戰略,何其幸甚。
老板和打工者的真正區別,就是到了山窮水盡、彈盡糧絕的絕境,能否誓死戰鬥,以期置之死地而後生。所以,如何充分調動打工者們的積極性,是確保戰略能否持續落地的關鍵。
柴榮在這一點上,做得不錯。
比如,在對北漢自衛反擊戰中,第一戰是高平之戰。這一仗打得十分慘烈。在戰鬥最艱苦的時刻,後周軍隊有崩盤的危險。而如果後周軍隊敗在高平,也就沒有後來的太原之戰,以及對北漢的戰略勝利之類的後話了。在後周軍隊士氣低迷的危急時刻,柴榮就像當年的唐太宗李世民一樣,親自冒著槍林彈雨衝到了陣地上。(“帝見軍勢危,自引親兵犯矢石督戰。”《資治通鑒·後周紀二》)
當時柴榮手下大將趙匡胤見狀,大受鼓舞,大喊一聲:“我們老大都已經玩命了,我們這幫人必須誓死效忠!”(“主危如此,吾屬何得不致死。”《資治通鑒·後周紀二》)
在柴榮時期的全部六次對外戰爭中,皇帝本人禦駕親征的有五次,隻有一次伐後蜀,是由趙匡胤掛帥。其他五次,幾乎每一次柴榮都要身臨險境。至少在柴榮在世的時候,他手下的趙匡胤、張永德、李重進這些人,都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從而慢慢成長起來。到最後,發展成能夠獨當一麵的統兵將領。甚至,趙匡胤後來篡權,還是沿襲著老上級柴榮的套路,一步步建立了宋帝國。
老板自己牛不算牛,牛成牛群、牛出團隊才是牛。
在如日中天的後周世宗柴榮麵前,騎在中原皇帝頭上拉屎撒尿幾十年的契丹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這些年趁著中原戰亂,契丹人時不時就來中原打打秋風,搶錢搶糧搶女人。不僅如此,得了便宜之後,契丹人還要中原的皇帝稱臣,稱臣不算,還要強迫石敬瑭、石重貴之流喊爹喊爺爺。如今風水輪流轉,契丹人擔心,自己遲早會遭遇石重貴那樣玉石俱焚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