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帝王將相論時事

漢臣居滿前

字體:16+-

乙亥正月十四日《申報》曰:“舊歲《邸鈔》,知合肥李爵相由武英殿大學士,授文華殿大學士;湘陰左爵相授東閣大學士。無識者謂:‘文華,向授滿人;東閣,未經開過。’不知國初時無論,即乾隆朝朱文端公、蔣文恪公,漢人,皆授文華;陳文恭、張文和,皆授東閣。略述掌故,以解其惑。”

庸按:殿閣之銜(《茶餘客話》卷二雲:“首中和,次保和,次文華,次武英,次文淵,次東閣、體仁。”按:乾隆十三年十二月甲申奉旨:“中和,未有用者,去之;加體仁。以三殿、三閣為定。”吾山說,未核),惟上所授。由閣晉殿,亦無孰滿、孰漢定例。

乾隆朝,以漢人而授文華者:朱文端、張文和、蔣文肅(廷錫)、嵇文敏(曾筠)、趙泰安(國麟)、於文襄(敏中)、蔡文恭(新),凡八人;授東閣者:梁文莊(詩正)、張文和(允隨)、蔣文恪(溥)、劉文正(統勳)、楊秋水(廷璋)、陳文恭、梁文定(國治)、王文端(傑),亦八人。《申報》述之不詳,且誤蔣文肅為文恪。嘉慶時,董文恭(誥)後,漢人無充文華殿大學土者。合肥得之。

而朝會班次,詔:文祥居李後,寶鋆又在左後。本朝官製;滿、漢並設者,皆滿居漢前(考雍正五年九月乙亥《諭內閣》:“滿洲居首之大學士,在前行走外,其餘大學士行走班次,應按其補授之日前後行走,不必分別滿、漢。張廷玉,著在孫柱前。嗣後,補授大學士時,著將班次先後,請旨具奏)。近日,合肥、湘陰兩公,則居寶、英二相之前,人以為異。

按:張文和公《澄懷園語》卷二雲:“本朝定製:各部滿官尚書,在漢尚書之前。延玉以大學士管吏部尚書事,特命在滿尚書之前。雍正六年,公富爾丹管部條,富以公爵兼尚書,非他人可比。玉遜讓再四,上仍命餘居前。又朝會班次,大學士在領侍衛內大臣之下。上命玉在公、侯、領侍衛內大臣之上。皆異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