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底線博弈

人際交往的成功離不開堅持互利的底線

字體:16+-

不管是感情還是功利,既然人際交往是互利的,是為了滿足各自的需求,那麽人際交往的延續就有一個必要的條件:交往雙方的需求和需求的 滿足必須保持平衡。否則,人際交往就會中斷。人際關係的發展要在雙方 需求平衡、利益均等的條件下才能進行。

人際交往的一個基本原則和底線就是互利。我們的社會提倡奉獻和利他精神,但這是一種最高層次的人際交往境界,很難要求所有人都做到這一點。

人與人之間需要交往,盡管每個人的交往動機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 動機都是為了從交往對象那裏滿足自己的某些需求。實際上,人際交往中 的互惠互利也須合乎社會的道德規範。

李梅是大一的新生,剛剛踏入校門,對學校裏的一切事情都不太 了解。學校也是一個小小的社會,也存在著人與人之間的互利交往。 李梅很想加入學生會,但是不知道從何入手。無意中得知學生會主席 是自己的老鄉,於是李梅就以老鄉的名義與學生會主席結識,國慶節 回家時主動幫他買了車票,還把家裏郵來的特產送給他。很快,他們 就成為了朋友。在加入學生會時,由於得到老鄉的提示,做了充分的 準備,李梅自然如願以償。

互利互惠即互酬互助,指人們在交往中互相考慮對方的價值和利益, 滿足對方的心理需要,使彼此都能從交往中得到精神的滿足和對方的幫 助。人際交往中的互利,是互助而不是交易,是一種“隻有助人,才有人 助”的生活哲理,是“施恩不圖報”與“好心得好報”的辯證統一。交往 中,隻有雙方都有所“施”,才會都有所“受”。

所謂互利原則,既包括物質方麵的,也包括精神方麵的。由於受傳統 觀念的影響,過去人們在交往中更願意談人情,而忌諱談功利。事實上,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求是多層次的,粗略地可以分為兩個基本層次:一個 層次是以情感定向的人際交往,比如親情、友情、愛情;另一個層次是以 功利定向的人際交往,也就是為實現某種功利目的而交往。現實中人們時 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這兩種情況交織在一起。有時候,即使是功利目的 的交往,也會使人彼此產生感情的溝通和反應;有時候,雖然是情感領域 的交往,也會帶來彼此物質利益上的互相幫助和支持。所以,按照人際交 往的互利原則,人們實際上采取的策略是:既要感情,也要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