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就是力量。尋求多方的支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是做事的策略。
中國有句俗話,叫作“一個好漢三個幫”,就是說,一個人能耐再大,要想實現自己的宏偉目標,都必須找到有實力的幫手。
在組織活動中,我們要想戰勝主要的競爭對手,必須隨時注意尋找並依靠同盟者。
世界著名船王、香港環球集團主席包玉剛,在20世紀80年代初成功地擊敗怡和洋行,收購九龍倉,轟動了香港乃至全球,這一收購被認為是船王一生中了不起的傑作。
而這次收購得以成功,關鍵在於包玉剛找到了一位有實力而且可以信賴的同盟者——李嘉誠。
20世紀50年代中期,包玉剛靠一條舊貨船“下海”搞遠洋運輸起家,經過20年的艱苦奮鬥,到70年代中期,一躍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寶座,成為擁有1800萬噸的龐大船隊的世界上最大的船運實業家。
然而,船王也有受製於人的地方——
在香港,包玉剛的龐大船隊沒有自己的基地、碼頭和倉庫。當時,香港最重要的九龍碼頭一直控製在英資怡和洋行旗下的九龍倉有限公司手中。
包玉剛為此吃盡了苦頭。在九龍碼頭,他的船裝了貨來時被告之沒有倉位卸貨,前往裝貨的空船又常常找不到停泊位置,包氏公司因此不僅常挨罰款,信譽也逐漸受損。
堂堂船王處處看人臉色、受窩囊氣,終於使包玉剛忍無可忍了,於是傾盡全力同怡和洋行展開了一場九龍倉爭奪戰。
當然,怡和洋行也絕非等閑之輩,在香港的英資四大行中,怡和穩坐頭把交椅,稱霸港埠已逾百年。而九龍倉有限公司則是怡和的“心肝寶貝”。怡和通過九龍倉公司,控製著香港最大的貨運碼頭和貨櫃場地。
麵對強有力的對手,包玉剛製訂了一套嚴密的戰略計劃。其中第一步就是尋找同盟軍,孤立對手,壯大自己的力量,為最後決戰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