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都是不斷向前發展的,我們也是在歲月的流逝中不斷進步的。或許,現在我們很貧窮,但不代表我們以後不會富甲天下;或許我們暫時學識很少,但不代表以後我們不會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和周圍的一切事務,人生充滿未知數。
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
我國漢代著名學者承宮出生在一個窮苦貧寒之家。父母一年辛勞忙碌,全家人隻能勉強糊口,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終日掙紮在溫飽線上。
承宮七歲那年,該讀書了,但他隻能眼巴巴望著左鄰右舍的孩子歡天喜地進學堂——飯都吃不飽,父母哪來錢供他上學呢?
不僅上不起學,小小年紀還要分擔家計重擔,去替人放豬。
為這事,他不知偷偷哭過多少回。
不久,同村的學者徐子盛先生開辦了一所鄉村學堂。承宮放豬每天都要從那裏經過。起初,他每次路過學堂,隻敢望幾眼學堂大門,豎起耳朵偷聽一會兒裏麵的讀書聲,然後就趕緊離開。漸漸地,承宮在學堂附近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竟不由自主地來到學堂門口,偷聽先生講課,聽學童讀書,常常聽得入了神,把豬都忘了。
終於有一天,承宮在學堂門口聽講,沒有照看好豬,讓豬跑散了幾隻。東家尋來,不由分說,一頓毒打,打得小承宮鼻青臉腫,哭叫不止,哭聲委屈哀切。
正在授課的徐子盛先生聞聲跑了出來。當得知事情緣由後,先生便對東家說:“怎麽能這樣對待一個愛讀書的孩子呢,像對盜賊一樣殘酷無情?從今以後,他不再為你放豬了,你請另雇他人吧!”說完,將小承宮領進了學堂。從此,承宮就被收留在徐先生門下。他一邊幫老師做雜活,一邊隨課聽講,並抓緊一切空餘時間讀書。他的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數年後,承宮讀遍了先生的所有藏書,並寫得一手好文章,遠近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