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精通低調的人生哲學,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隱忍不爭。宋朝政治家王安石曾經說過:“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一切諸煩惱,皆從不忍生。莫之大禍,起於斯須之不忍。”因為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人們會遇到許多矛盾和糾紛,如果我們在情況對自己不利時強出頭,就有可能慘遭挫敗,禍患自身,讓自己失去再次勝利的機會,而堅持隱忍不爭則能讓你做到能進能退,能屈能伸,忍而待發,以忍求變,避禍趨福,謀求人生的大勝利。
忍讓是一種大學問
明代作家馮夢龍在《智囊》一書中記有這樣兩則故事:一則是說,江陰一帶大戶望族夏翁,一次乘船過市橋,有人在橋上往船裏倒糞汁,糞汁濺到了夏翁的衣服上。這個人與夏家是舊相識,夏翁的仆人怒不可遏,要上前揍他。夏翁說:“他不知道是我們,不然怎能來冒犯呢?”於是好言好語勸走了仆人。回到家中,夏翁翻閱賬本,查出這個人原來欠了三十兩金錢沒還。夏翁心想,他這是借機尋釁,以求一死,於是夏翁有意為這個人減輕了債務。另一則是說,長州尤翁開了三個典當鋪。年底某一天,忽聽門外一片喧鬧聲,出門一看,是位鄰舍。站櫃台的夥計上前對尤翁說:“他將衣服壓了錢,今天空手來取,不給他就破口大罵,有這樣不講理的嗎?”那人仍氣勢洶洶,不肯相讓。尤翁從容地對他說:“我明白你的意圖,不過是為了度年關。這點小事,值得一爭嗎?”於是命店員找出典物,共有衣物蚊帳四五件。尤翁指著棉襖說:“這件衣服禦寒不能少。”又指著棉袍說:“這件給你拜年用,其他東西現在不急用,可以留在這兒。”那人拿到兩件衣服,無話可說,立刻離去。當天夜裏,他竟死在別人家裏。他的親屬同那家人打了一年多的官司。原來此人負債多,已經服下毒藥,知道尤家富貴,想敲筆錢,結果一無所獲,就移到另外一家,死在那裏。有人問尤翁,為什麽能預先知情而容忍他,尤翁回答說:“凡無理來挑釁的人,一定有所依仗。如果在小事上不忍耐,那麽災禍就會來了。”人們聽了這話,都佩服尤翁的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