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這個世界裏有許多你想象得到和想象不到的**隨時出現在你的生活中,於是,人的私欲就像一顆幼苗,被各種**滋養著不斷長大。欲望的膨脹讓人的心靈變得狹隘,為了滿足欲望,有的人不惜犧牲人格和道德,甚至不惜觸犯法律,走入罪惡的深淵;也有的人因為想要的沒得到,變得焦慮、煩躁、失落、彷徨。人們所有的迷惑和痛苦皆是因為欲望而來,如何能夠讓我們在這浮躁的世界裏覓一片清涼,得一點自在,保持冷靜,從容生活呢?唯有修一顆淡泊心,才是最好的選擇。前什麽是淡泊?詞典中的解釋是:不追求名利。僅此一句就能概括出淡泊的真義嗎?事實上,不追求名利隻是對它表麵意義的詮釋,淡泊的內涵言是十分豐富的。
淡泊不是不追求,而是有原則、有方法地追求;不是不努力,而是懷一顆平常心,做一份盡心事;不是沒情感,而是懂得如何處理情緒、釋放情感。
淡泊是一種領悟,一種釋懷;是踏踏實實做事,簡簡單單做人;是一種心懷的沉靜,心胸的曠達。淡泊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它緣於心靈真正的皈依和透悟。淡泊的人領悟了人生的真諦,知道活著就是老天最大的恩賜,健康就是財富,知道對人生要求越少,人生就會越快樂的道理。淡泊的人,人生練達,對他人寬容,對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富不行無義,貧不起貪心。淡泊的人能夠在人生的節骨眼上舉重若輕,拿得起,更能放得下。不因得到而狂喜,也不因失去而悵然。淡泊的人充滿智慧,該進則進,該退則退,不過分期待,也不過分哀— I —愁。內心平靜,思想純淨,能夠在喧囂的世間做好選擇,充分體驗人生的快樂。
或許有人會說,淡泊,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恐怕隻有避世才可變得淡泊吧。的確,若想做到淡泊並非易事,但隻要你願意努力,參透淡泊的真意並非不可能。東晉陶淵明曾有詩雲:“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是陶淵明心胸的坦**和自然!陶淵明心誌高潔,這首詩表達了他淡泊的心態,他並沒有歸隱山林,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他選擇了一條棄官不棄世的入世道路。人活在世上,是不能超脫現實,不受時空的限製的,但卻並不是不能過一種“心靈之隱”的生活。心若“遠”,即使身居鬧市,亦不會為車馬之喧嘩、人事之煩瑣所牽役。“大隱隱於市”,正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