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春秋戰國時期到底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地域有多廣?城市發展得怎麽樣?怎樣才能知道到底是春秋時期還是戰國時期?當時如果經曆變法改革,會遇到怎樣的情景?接下來就回到春秋戰國時期,一探究竟吧!
1.春秋戰國時期的行政區劃與人口分布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諸侯爭霸、戰火紛飛的時代。春秋戰國時期是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這段時間,曆時五百餘年。它又分為兩個階段,即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和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這一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的大變革時期,經濟製度、政治製度、文化製度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濟上,春秋戰國時期是鐵器普遍使用的時期,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政治上,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製度瓦解、封建製度重新定義和確立的關鍵時期,人們的思想高度活躍,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景象。總而言之,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文化曆史上是一個重要的曆史階段。
春秋戰國時期是各諸侯霸主爭奪天下的混亂時期,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是當時的霸主。因而在這樣的曆史時期,各個諸侯國的領土和疆界以及統治者對自己國家的劃分和管理都顯得尤為重要。那麽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行政區劃究竟是怎樣的呢?
行政區劃是一個國家行政管理的區域組織係統。行政區域的存在是為了使統治者能夠更加有效、積極地掌管整個國家的局麵,方便國家有條不紊地進行各項事務。一般劃分的依據可以是自然地理位置、經濟狀況、宗教文化、民族,也可以是人口、軍事等不同層次的區別。在中國曆史中,行政區劃存在的曆史是悠久的,春秋初期的時候就出現了“縣”這樣的基本行政區劃,一直延續至今,有兩千餘年。在原始社會時期,群居的生活方式不需要行政區劃存在,人們隻要按照部落和姓氏進行日常的生產就可以了。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私有製的出現,行政區劃也相應而生,逐漸被統治者用來管理和治理國家的各項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