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家小史:近代大師那些事兒

許地山:不需無學,不學無術

字體:16+-

許地山(1894—1941),籍貫廣東揭陽,生於台灣台南。現代作家、學者。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文學院,1926年畢業並留校任教。其間與瞿秋白、鄭振鐸等人聯合主辦《新社會》旬刊,積極宣傳革命。五四運動前後從事文學活動,後轉入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宗教學、印度哲學、梵文等。1935年應聘為香港大學文學院係主任、教授。在港期間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協會主席。一生著作頗多,有《花》《落花生》《空山靈雨》等。

許地山年輕時曾在緬甸一個寺廟裏研究梵文,兩年不出廟門。

20世紀20年代初,許地山、耿濟之、鄭振鐸、翟世英等同在北京求學,空閑時經常在金魚胡同東口之青年會圖書館談天。該館藏有許多俄國書籍,他們在閑談時又閱讀了大量俄國原版名著,使他們共同產生了翻譯俄國作品的熱情。

許地山帶學生參觀北京古跡,隻要有問必有所答。不論是神像的一個帽子或是菩薩的一隻鞋子,他都能說出所象征的意義。

許地山有許多宗教古物,每年開一兩次個人展覽會。他的不少古物在北京古物陳列所都無法找到。

許地山在北京十幾年,走遍了全城的飯館,主要是為了調查故都飲食之沿革。

許地山年輕時愛蓄八字胡,但在燕京大學教書期間將其刮淨了。於是新聞係所辦中英文報大登其刮胡子之消息。那年《燕京年刊》也列入“據說他(許)的胡子捐贈到倫敦博物館去了”的漫畫標題。

許地山初入燕京大學時,被同學們視為“怪人”。其怪有三:天天練習寫鍾鼎文(其實是梵文);每日穿下緣毛邊的灰布大褂,且不理發,頭發留得很長;吃窩窩頭不佐菜而蘸糖。由此獲雅號“許真人”。

許地山在燕京大學讀書期間,滿室堆積書籍,由此名其室為“麵壁齋”,含意心無二用,目無斜視。他說:“這樣才能專心致誌,武裝自己頭腦;才能廣博知識,明晰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