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複雜的生存狀態,每個人隻有保持自己的本色才不會迷失方向。
1不安隻在心中
莫尼卡·狄更斯二十幾歲時雖然已是有作品出版的作家,可是仍然舉止笨拙,常感自卑。她有點胖,不過並不癡肥,她覺得衣服穿在別人身上總是比較好看。她在赴宴會之前要打扮好個幾小時,可是一走進宴會廳就會感到自己一團糟,總覺得人人都在對她評頭論足,在心裏恥笑她。有個晚上,莫尼卡忐忑不安地去赴一個不大認識的人的宴會,在門外碰見另一位年輕女士。
“你也是要進去的嗎?”
“大概是吧,”她扮了個鬼臉,“我一直在附近徘徊,想鼓起勇氣進去,可是我很害怕。我總是這樣子的。”
為什麽?莫尼卡在燈光照映的門階上看看她,覺得她很好看,比自己好得多。“我也害怕得很,”莫尼卡坦言,她們都笑了,不再那麽緊張。她們走向前麵人聲嘈雜、情況不可預知的地方。莫尼卡的保護心理油然而生。
“你沒事吧?”她悄悄問道。這是她生平第一次心不在自己而在另一個人身上。這對她自己也有幫助,她們開始和別人談話,莫尼卡開始覺得自己是這群人的一員,不再是個局外人。
穿上大衣回家時,莫尼卡和她的新朋友談起各自的感受。
“覺得怎麽樣?”
“我覺得比先前好。”莫尼卡說。
“我也如此,因為我們並不孤獨。”
莫尼卡想:這句話說得真對!我以前覺得孤立,認為世界上的人都自信十足,可是如今遇到了一個和我同樣自卑的人,迄今為止,我因為讓不安全感吞噬了,根本不會去想別的,現在我得到了另一啟示:會不會有很多人看來談笑風生,但實際上心中也忐忑不安?
莫尼卡常去的一家本地報館,有位編輯對她似乎粗魯無禮,莫尼卡覺得他的目光永不和自己接觸。她總覺得他不喜歡自己,現在,莫尼卡懷疑會不會是他怕自己不喜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