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慈悲,視眾生的生命與自己一般尊貴。“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普門品》中這一段經文,說明了菩薩應機教化,悲願所及已超越對待,無有差別。《佛祖統紀》有一則觀音化現度眾的記載,更是佛心慈悲的流露。
唐文宗開成元年,一日,文宗皇帝食用蛤蜊,卻始終打不開硬殼。文宗心有疑竇,於是設香案,焚香祈禱。頃刻間,蛤蜊的殼竟然自動打開,裏頭端坐一尊觀世音菩薩。文宗不明所以,因而召見終南山惟政禪師,問明原因。
文宗一見惟政禪師急忙趨前:“不知蛤蜊內出現菩薩聖像,可有祥瑞之兆?”
惟政禪師笑了:“物無虛應,凡事必有它的道理。這是菩薩欲啟陛下信心,告訴陛下應仁物愛民,不要常常為了一飽口腹之欲而殺生,勞民傷財。”“經雲:‘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現在菩薩現身,是為皇上說法!”
文宗迷惑不解:“菩薩雖現身,卻未曾為我說法啊!”
惟政禪師反問:“蛤蜊中會現觀音聖像,不知皇上可相信?”
“這種稀奇靈異的事情,如何不信?”
“菩薩已經為您說法了。”
文宗皇帝從此戒吃蛤蜊,下旨漁民停止進貢,更詔令天下寺院廣立觀音聖像,並敕命惟政禪師住持聖壽寺。
明朝願雲禪師有偈:“千百年來碗裏羹,怨聲如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人類為飽口腹之欲而屠殺生靈,活魚三吃、羊肉爐、薑母鴨等招牌,處處林立,眾生的怨恨哀戚也在大快朵頤間,聲聲奔騰,聲聲澎湃。觀音菩薩化現蛤蜊即是提醒世人心存慈悲,視眾生的生命與自己一般尊貴,在重視生權的同時,這個世界必定能和諧安樂,不致災難頻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