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慈悲力無窮

趙簡子放生

字體:16+-

蘊含智慧的慈悲,能夠救人;沒有智慧的慈悲,恐將牽引出更深的傷害。《列子·說符篇》有一則關於放生的故事: 趙簡子是春秋末年晉國正卿,當時邯鄲地方的百姓,每逢元旦都會捕捉鳩鳥,獻給趙簡子放生。百姓進獻,趙簡子總是歡喜地給予厚賞。

門客不明所以,問趙簡子:“為什麽百姓要進獻鳩鳥呢?”

趙簡子自鳴得意:“元日放生,以表示我的仁德慈悲,澤及禽獸啊!”

門客聽後,很不以為然:“百姓知道你放生鳩鳥,為了討你歡心,爭相捕鳩。但是在捕捉的時候,必定傷及鳩鳥,導致許多鳩鳥死亡。如果你真要放生,不如禁止百姓捕鳥。捕了又放,你的仁慈恩德,是不及這些行徑所帶來的過失呀!”

趙簡子聽後說:“說得是!”

趙簡子元旦放生,百姓爭相捕鳥進獻,是本末倒置、錯亂因果,不明事理的根本大錯,他以為如此對鳩鳥仁慈,卻不知造成更大的禍害。

佛教重視悲智雙運,以“慈悲為上首,空慧為方便”,因為沒有智慧的慈悲是俗情,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隻會是感情用事而已。就像趙簡子舍本逐末,還自以為德被禽獸。

處事待人上也應具備“悲智雙運”的精神: 愛護孩子的同時,也應施以教導,而非一味地溺愛;對於朋友的過失,應坦言勸諫,不是隻擔心友誼因此變質;布施當中,更應具備明理,而不隻是盲從。蘊含智慧的慈悲,能夠救人;沒有智慧的慈悲,恐將牽引出更深的傷害,不能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