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係世間人倫的綱紀,就是“慚愧”,慚恥之服,無上莊嚴。有一隻貓偷吃鄰家的飯菜。第一次,它覺得心情不安,滿心的罪惡感。它向著母親的遺像懺悔說:“媽媽,您從小教我要做一隻清清白白的貓,不可以貪求人類的東西,我真該死,做了這種事。”它嗚嗚地哭著,心中不斷告訴自己,不可以再當小偷了。
第二次偷吃時,它開始自我安慰說:“反正飯菜那麽多,他們也吃不完,我不過是‘幫忙’而已!”
第三次偷吃時,它理直氣壯地告訴自己:“誰叫他們不把飯菜收拾好,一再地引誘我上門,這不是我的錯啊!”
第四次偷吃時,它還慷慨激昂地發表高論:“貓的社會充滿貧富不均,需要重新分配社會資源,我就是執行正義的使者。”
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貓,像個上餐館點菜的顧客,大搖大擺地跳上桌子,大口享用鄰人的飯菜。
暗路走多了,難免碰到鬼。有一天,貓被巡邏的警察發現。臨上警車時,貓對著圍觀的群眾說:“我可不是小偷,我是一個高貴的正義使者。”
貓第一次偷吃,心裏感到羞愧難安,這一份良知,不久又被欲望的潮水淹沒了。佛陀曾經說過,維係世間人倫的綱紀,就是“慚愧”,慚恥之服,無上莊嚴。當今社會上的一些偷盜、貪汙、欺詐現象就像貓偷吃的心理過程一樣,一次又一次為自己犯下的過錯,尋找各種借口。一個沒有慚愧心的人,什麽壞事都能做出來。自私的人心,需要淨化;淪喪的道德,需要重整;失落的良知,需要找回,社會才能安定、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