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無,並不是一無所有;減少對物質的依賴,反而能照見內心無限的寶藏。印度的阿育王,是一位護持佛法的大功德主。他有一個弟弟修行得道,阿育王十分歡喜,希望弟弟能長住皇宮,接受他的供養。
但弟弟認為:“世間的五欲,財、色、名、食、睡,是禪者的障礙,必須棄除,心才能擁有真正的寧靜。我依傍林野,少欲清心,自在如水中魚、空中鳥,為什麽你要把我再推進世間的泥沼呢?
“我住在寂靜的林野,有十種利益: 一、 自在來去。二、 無我,無我所。三、 隨意所住,無有障礙。四、 欲望減弱,樂習寂靜。五、 住處少欲少事。六、 不惜身命,為具足功德故。七、 遠離眾鬧語。八、 雖行功德,不求恩報。九、 隨順禪定,易得一心。十、 於空處住,無障礙想。
“我已經解脫人間桎梏,為什麽你要我再戴上五欲的鎖鏈呢?我終日與萬籟同呼吸,與山色共眠起,我以禪悅為食,滋養性命,你卻要我高臥錦繡珠玉大床,可知我一席蒲團,含納山河大地、日月星光。常行宴坐,有十種利益: 一、 不貪身樂。二、 不貪眠睡樂。三、 不貪臥具樂。四、 無臥著席褥苦。五、 不隨身欲。六、 易得坐禪。七、 易讀誦經。八、 少睡眠。九、 身輕易起。十、 欲望心薄。我已經從火湯爐炭的痛苦裏脫身而出,我怎麽可能再重入火坑,毀滅自己?”
阿育王聽了弟弟一番剖白,也就不再堅持己意,心裏對安貧樂道的修行人,以無為有的胸懷,生起更深的尊敬。
空無,並不是一無所有;減少對物質的依賴,反而能照見內心無限的寶藏。很多人背負著家庭和事業的重擔,常常覺得喘不過氣來,因此,借著出國旅遊來散心解悶。但是一味憑借旅行去澆愁解憂,終究不是上上之策。也許,生活簡單一點,心裏負荷的重量,自然會減輕不少。